分享

36件清宫旧藏笔筒,绝版赏析 !

 RK588 2019-02-16

明清历代皇帝极其重视文房四宝,而笔筒又为其中之首。用材之珍稀,工艺之精湛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出自清宫的有象牙、紫檀、黄花梨、玉石、珐琅等,全都是极品珍品。


1、明晚期,朱三松,竹雕仕女笔筒,高14.6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7.7 厘米,清宫旧藏。



2、明晚期,朱三松,竹雕春菜图笔筒,高13.7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10.5厘米,清宫旧藏。


 


3、明晚期,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通高18厘米,口径14厘米,足径15.4厘米,清宫旧藏。


 


4、明晚期,紫檀木雕会昌九老图笔筒,通高19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6厘米,清宫旧藏。


 


5、明晚期,黄杨木雕董其昌题诗笔筒,高24.8厘米,口径34.2厘米,清宫旧藏。


 


6、明晚期,紫檀木雕花卉图笔筒,高16.4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2.5厘米,清宫旧藏。


 


7、明晚期,文父,紫檀木雕花卉图笔筒,高15.8厘米,口径12.6厘米。


 


8、清早期,竹雕林泉隐士图笔筒,高17.2厘米,口径13.6厘米,清宫旧藏。


 


9、清早期,吴之璠,竹雕布袋僧笔筒,高17.3厘米,口径9.4厘米,足径9.2厘米,清宫旧藏。


 


10、清早期,竹雕松溪浴马图笔筒,高16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4.9厘米,清宫旧藏。


 


11、清早期,笔雕狩猎图笔筒,高17.3厘米,口径16.2厘米,足径15.4厘米,清宫旧藏。


 


12、清早期,竹根雕卷心式刘海戏蟾图笔筒,高13.8厘米,最大径11.9厘米,清宫旧藏。


 


13、清早期,李希乔,竹雕溪山行旅图笔筒,高11厘米,口径5.2厘米,清宫旧藏。

   


14、清早期,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高17.8厘米,口13.5/8.5厘米,清宫旧藏。


 


15、清早期,沉香木雕山行图笔筒,通高15厘米,口径13/11.5厘米,清宫旧藏。


 


16、清早期,紫檀虯龙夔凤纹笔筒,高17.8厘米,口径13.1厘米,足径13.8厘米,清宫旧藏。


 


17、清早期,紫檀木雕树干形笔筒,高17.9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17厘米。


 


18、清中期,周芷岩,竹雕云萝山水图笔筒,高14.2厘米,口径10厘米,清宫旧藏。


 


19、清中期,竹雕牧牛图笔筒,高14厘米,口径9.9/7.6厘米,足12.1/9.3厘米,清宫旧藏。


 


20、清中期,竹雕留青携琴访友图笔筒,高13.5厘米,口径9/6.8厘米,足径8.5/6.5厘米,清宫旧藏。


 


21、清中期,竹雕留青九狮同居图笔筒,高13厘米,口径8.7厘米,清宫旧藏


 


22、清中期,竹丝编嵌文竹龙戏珠纹笔筒,高13.3厘米,口径9/6.1厘米,清宫旧藏


 


23、清早期,象牙雕黑漆地花卉纹笔筒,高14厘米,口径11.5/10.2厘米 ,清宫旧藏


 


24、清早期,象牙雕四季花卉图方笔筒,高12.1厘米,口径9.3厘米,清宫旧藏


 


25、清早期,象牙雕松荫高士图笔筒,高13.7厘米,口径10.4厘米,清宫旧藏


 


26、清中期,象牙雕渔樵耕牧图笔筒,高14厘米,口径11.2厘米,足径10.8厘米,清宫旧藏


 


27、清中期,象牙雕开光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3厘米,口径9.3厘米,清宫旧藏

 


28、清中期,黄振效,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高12厘米,口径9.7厘米,清宫旧藏


 


30、清中期,紫檀百宝嵌花卉纹笔筒,高13.6厘米,口径6.8厘米,清宫旧藏


 


31、清中期,紫檀百宝嵌花卉纹笔筒,高13.9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13.6厘米,清宫旧藏


 


32、清中期,紫檀百宝嵌花卉草虫图笔筒,高16.3厘米,口径12.9厘米,清宫旧藏


 


33、清中期,紫檀百宝嵌梅雀图笔筒,高13.1厘米,口径10.2厘米,足9.5厘米,清宫旧藏


 


34、清中期,紫檀百宝嵌爱鹅图笔筒,高13.9厘米,口径12.2厘米,清宫旧藏


 


35、乾隆,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高14厘米,口径14.6厘米,乾隆乙卯御题款


 


36、乾隆,碧玉渔乐图笔筒,高15.9厘米,口径18.4厘米


 


37、乾隆,太平盛世图四方笔筒,高14.3厘米


竹雕,也称竹刻

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

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

 

民国收藏家赵汝珍

于《古玩指南·竹刻》中道

竹刻者,刻竹也

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

 


早期竹雕花纹繁多

多见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

但因竹制品保存性不高

现存世竹雕制品偏少

 

我国竹雕历史悠久

远古时期

中原、北方地区不生竹

因此用兽骨刻写

南方盛产竹

便将符号或文字刻于竹上

 

西周时期

君臣朝会皆手持芴(又称手板)

由官位不同

芴分不同材质

古书中记载

天子以球玉

诸侯以象(牙)

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木象可也

 

士大夫所持芴

均系竹制狭长板子

其上刻有些许纹饰

 

战国时期

漆雕艺术繁荣

漆器的器胎

以竹片或积竹制成居多 


成形的竹雕工艺始于唐代

《图画见闻志》记载

唐时德州刺史王倚家有一支毛笔

两头各出半寸

中间刻军行一辅

人马毛发

亭台云水

无不精绝 


明清时期

文化画的勃兴

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

竹雕艺术达到鼎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