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

 庶民临风 2019-02-16
    王政君,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阳平假王王禁的次女,汉元帝刘奭的皇后。

    汉宣帝本始四年(辛亥,公元前70年),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传说她的母亲李氏梦月入其怀,遂有身孕。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其父曾做过廷尉史(法庭书记),但嗜酒好色,娶了好几个小老婆,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宠后与王禁分手,改嫁荀安为妻,王政君从小失去母爱。长大后的政君,婉顺贤慧,及笄之时,父亲王禁就替她张罗了一门亲事。但未过门丈夫就病死了,后又改嫁给东平王做姬妾,未进王府门东平王也死了。许嫁之人皆暴病而亡,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你的女儿及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便开始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瑟。
  汉宣帝甘露元年(戊辰,公元前53年),18岁的王政君应选入宫,适逢太子刘奭的宠妾司马良娣死。太子刘奭十分悲伤。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于是令太子的养母王皇后挑选5名宫女,供太子挑选。于是,王政君被列于5名候选人当中。她那天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因还陷于思念爱妃的悲痛中,根本无心选妃,但碍着王皇后的面子,没有办法之下,就用手随便向5名宫女的方向指了指,而所指方向正好是王政君所坐位置。于是王皇后就仔细打量了一下王政君,看看王政君的长相还不及另外4个宫女,虽觉纳闷但也不好说什么,必竟是皇太子自己钦点,于是就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了太子东宫。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但太子刘奭并不喜欢她,谁知她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刘奭再也没临幸她。汉宣帝听说有了嫡孙,高兴万分,亲自给孙子起名为骜,字太孙,而且时常抱着刘骜逗他玩。

汉宣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承王位,是为汉元帝。年仅3岁的刘骜被立为皇太子。按说,母以子贵,刘骜被立为皇太子,他的生母王政君应该立为皇后。但汉元帝却犹豫不决,因为他并不喜欢王政君。他最宠爱的妃子是傅氏和冯氏,况且傅妃也生下一子,名刘康;冯妃生下一子,名刘兴,汉元帝想把皇后的凤冠戴在傅妃的头上。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刘骜既立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传统的规制当属于王妃。最后,汉元帝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立王政君为皇后。但心有不甘的他,又创设了一个地位仅次于皇后---“昭仪” (昭仪位视丞相,比诸侯王)名号,来封给他心爱的傅、冯二妃,并立刘康为定陶王,刘兴为信都王。王皇后徒有皇后尊号,却被冷落一边,好在她生性柔顺,不是争风吃醋的女人,汉元帝对皇后家的家庭,照例给予了恩典,王氏家庭封王者,多至十人,为西汉末年外戚擅权埋下了祸根。但是她的儿子,太子刘骜越来越让汉元帝不满意。有一次,汉元帝召太子刘骜,闻诏慌忙前去的刘骜因不敢横穿皇帝专用的驰道,而是绕了一个大弯。汉元帝见太子来迟,于是责怪太子,当刘骜说明原因后,汉元帝还是觉得十分高兴。但好景不长,刘骜对读书渐渐厌烦,整日游手好闲,除了喝酒、游玩,不干一点正事。汉元帝多次训斥,他都屡教不改,于是元帝打算废黜刘骜,另立傅妃之子刘康。
  汉元帝竟宁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重时,传傅昭仪、刘康在侧侍奉,皇后王政君与太子刘骜却被拒之门外。有一天,元帝向其近臣透露想要废黜太子,另立刘康为继承人的心愿。王皇后、太子得知后,惶恐不知所措。这时,汉元帝的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见状,长叹一声说:“没有此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违先帝之意?”就这样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后的凤冠。同年五月,在位16年的汉元帝死于未央宫,终年43岁。刘骜继承王位,是为汉成帝,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耽于声色的汉成帝又任命舅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理朝政,自己则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狗。成帝因身体多病,即位多年无子。定陶王刘康来朝,成帝留他在京师伴驾,有以刘康为帝位继承人之意。王凤对此不满,担心刘康做了皇帝对王氏家族不利,遂借日蚀为名,奏谏成帝遣刘康回他的定陶国去了。成帝对于自己大权旁落,王凤专权日渐不满,有罢免王凤之意。恰好京师地方升官京兆尹王章上书成帝,建议成帝贬王凤,推荐中山王的舅舅冯野王取代王凤,结果他俩的密谋让王政君的堂侄王音知道。官为侍中的王音,因在成帝左右侍奉,听到消息后,不露声色的他偷偷跑去通报王凤。于是王凤罢朝在家,并上书辞官,汉成帝觉得这是罢免王凤的大好时机。谁知,王太后出来作梗,哭哭啼啼地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压力,成帝只好把王章打入死牢,杖毙狱中,其妻流放边陲。

汉成帝阳朔三年(己亥,公元前22年),王凤病重,其侄子王莽一直在侧侍候,数月未解衣带,令王凤十分感动,弥留之际,请王太后和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王凤死后,由王根辅政。5年后王根得病,力不从心的他上书推举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马一职。
  汉成帝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在位26年的汉成帝驾崩,因为没有子嗣,由其弟弟定陶王刘康之子刘欣继承王位,是为汉哀帝。王政君被尊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他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的权贵,与王氏外戚在权益分配上发生冲突,王太皇太后命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王莽极不情愿的上书辞官。

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在位6年的汉哀帝驾崩,因年青无子嗣继承王位,王太皇太后在哀帝驾崩的当天迫使哀帝把军政大权交给了王莽。于是王莽又重登大司马的宝座。王莽与王太皇太后迎立中山王刘兴年仅9岁的儿子刘衎继承王位,是为汉平帝。因平帝年幼不能执政,于是由王太皇太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权力。但她遇事毫无主张,万分依赖侄子王莽。不几年,觊觎帝位已久的王莽完全将朝政大权控制在了手中。随着岁月的流失,汉平帝逐渐长大。王莽觉察平帝对他的专权十分不满,便先下手鸩杀了汉平帝,拥立汉宣帝刘询的玄孙,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来。此时,王太皇太后才如梦初醒,但己后悔莫及。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栽培出来的侄儿竟然篡夺了她儿孙的天下!
  王莽居摄二年(丁卯,公元7年),也就是王莽摄政第3年,王莽将小皇帝刘婴废黜,堂而皇之地坐上了皇帝的龙椅。之后,他又去谒见王太皇太后,并对她说:“我己秉承天命,代汉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实权的王太皇太后如今也只有愤慨、怒骂的能力了。

王莽始初元年(戊辰,公元8年)正月初一,王莽在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礼。王莽登上龙座南面称帝,接受百官朝贺,奉王太皇太后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称号。王莽代汉自立后,觉得只有接管汉氏玉玺,才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刘室天下。因此,他称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遣堂弟王舜去长乐宫向太皇太后索要“汉传国玺”。王太皇太后大怒,指着王舜的鼻子骂道:“王舜,你家蒙受汉室皇恩,却不思报答,反而乘汉室人孤势薄,助王莽篡位。像你们这样的人,猪狗不如。我乃汉室老寡妇,活不了几天了。我死了,就让这块玉玺陪葬,他王莽休想得到!”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颜。很久,才抬头对太皇太后说:“皇上意在必得,太后今天不给,明日还能不给吗?”太皇太后担心王莽得不到“汉传国玺”会狗急跳墙,遂拿出玉玺,扔在王舜面前,大骂道:“我老将死,你们兄弟定受灭族的报应!”汉代在宫中侍奉的官员都著着黑貂,王莽更为黄貂。太皇太后因思念汉朝,拒绝按新朝礼行事,而且命令侍从仍著着黑貂,王莽见了也无可奈何。太皇太后在悲愤中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后的时光.,出生于汉宣帝时的王政君一生共经历了七朝,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终因她的软弱无能,断送了汉朝刘姓的江山。
  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公元13年)二月,王太皇太后去世,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死后与汉元帝合葬渭陵(位于咸阳城北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

考古发现:陵冢为覆斗形,底部周长640米,高27.5米。陵西北500米处就是王太皇太后墓。陵东北500米处有28座陪葬墓,排列有序,东西4行,每行7座,俗称“二十八宿”。南边一组陪葬墓原先可能有7座,又叫“七妃冢”。现存陪葬墓18座,主要陪葬者有王凤、王莽妻和冯奉世等。 

1996年,在陵北500米处出土了一批玉器文物,有玉马、玉狮、玉熊、玉辟邪、玉鹰和玉俑头等,堪称稀世珍宝。

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