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明光宗朱常洛还是太子时的选侍。当时,太子府有两个李氏姬妾都被封为选侍,无亲缘关系,外界人称西李、东李。其中,李康妃为西李。东李虽有势,然而西李姿色明艳,深得太子朱常洛的宠爱。
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公元1610年)十月十六日,西李为太子朱常洛生下第四子朱由模。然而,此子五岁时便夭折,后被追封为‘怀惠王’。
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公元1611年),西李又为太子生下第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李氏因得太子喜爱,所以十分专横霸道,经常与其他选侍发生争执。生下皇长子朱由校的王氏在众多选侍中名份最高,因看不惯李选侍专横,两人经常口角相绊。有一次,西李自恃有太子撑腰,竟然当众动手打了王氏,致使王氏因气生疾。(图为西李康妃画像)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公元1619年),王氏病死。其所生的长子朱由校己经十四岁,于是交由西李抚养。但西李对待这个孩子并不好,由着自己的性子,对朱由校辱谩凌虐,致使受了委屈的朱由校经常偷偷昼夜啼哭。后来,太子朱常洛也感到将朱由校交由西李抚养是个错误,于是又将其交给东李抚养。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公元1620年),明神宗崩,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即位后的他,封西李为皇贵妃。然而,西李却一门心思想当皇后,因此借故迁入乾清宫,并且讨趣地对明光宗说要封为皇后,但没有得到应允。礼部侍郎孙如游上奏:“太后、元妃等人的谥号还没有尊上,把这些事情解决后再封皇贵妃不晚。”然而,明光宗在位仅29天便驾崩,未及封西李为皇贵妃。东林党因担忧西李会垂帘听政,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一同入宫,上疏力争,要西李移居仁寿殿,这便是当时著名的‘移宫案’。时值,杨涟非常着急的对大家说:“皇上晏驾,嗣君年幼,他又没有嫡母或亲生母亲在旁,万一出现什么变故,我等就是天下罪人。眼下情况顾不得许多,我等只好闯入宫去,拥皇长子即刻接受群臣的朝贺,以此安定天下人心,杜绝事变发生。”众臣均点头称善。就这样,杨涟带头闯宫,守门太监持棍挡门,不让其进,杨涟以手推棍,厉声大吼:“我们是皇上召来的,现在皇上驾崩,嗣君年幼,你们阻止大臣入宫保幼主,其目的何在?”其声如洪钟、气贯长虹,太监被他的气势给震住。于是,杨涟带领群臣进入宫门,他们一进入乾清宫就哭倒在明光宗灵前。磕头完毕,杨涟请皇长子朱由校出见群臣。这时,西李把朱由校阻拦在西暖阁内,不让他走出来。司礼监官来请,西李只得放开朱由校,然而,马上就反悔的她,又让李敬忠等把朱由校追回。但朱由校不理睬他们,只顾着往前走,他们便拉住其衣服不放。就在西李反复阻挡朱由校时,等在乾清宫的大臣们早己不耐烦,刘一景大吼道:“皇长子应在皇上灵枢前即位,今却不在灵前,哪里去了?”太监们面面相觑,皆不敢回答。明光宗东宫侍奉老太监王安走来说:“皇长子为李选侍所匿。”刘一景听后大声喊道:“谁敢如此大胆,敢匿新天子。”王安说:“你且稍等,我去看看动静。”王安走入西暖阁,向西李说明外朝情况,遂软硬兼施地请求她让皇长子出见群臣。西李此时心中也有些害怕,在她稍一犹豫时,王安乘机抱起朱由校跑了出来。刘一景、杨涟等一见,立即跪地高呼:“万岁!”就这样,大家一拥而上,驾着朱由校就上了步辇。己经后悔的西李,慌忙上前拉住朱由校的衣服,杨涟大吼道:“殿下是天下之主,群臣之君,谁敢阻挡!”于是,大家连托带拉将朱由校拥至文华殿。群臣礼毕,朱由校即东宫太子之位,议定九月初六继位,是为明熹宗。此时,西李还居住在乾清宫不想搬走,大家皆说“她是想干预朝政。”大学士刘一景、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联名上奏,终于把西李移居到仁寿殿。
朱由校即位后,对西李的威胁极大。以攻为守的西李,便唆使一些老臣为她讨封。这些人中,最积极的代表莫过于御史贾继春。后来,明熹宗朱由校下诏,斥责西李为选侍时凌辱自己的生母,导致生母而逝。后来,熹宗又下令说:“光宗九月一日驾崩,大臣入宫哭临,并想朝见朕。但是李选侍从中阻隔,司礼监官再三请求,朕才得以登基接受朝拜。李选侍后来又后悔,想控制朕,派李进忠等再三阻拦朕,不要到文华殿。乾清宫丹陛前,李进忠等人纠住朕的衣服不松手。朕好不容易走到前宫门,李选侍又派数人阻止,不让朕前往文华殿,这些诸位大臣都看到了,李选侍的这些行为,分明是要挟朕躬,妄图垂帘听政。朕承蒙先皇关怀,令李选侍照顾朕的饮食起居,这些都是先皇和神宗先祖所赐,但选侍依仗这些,肆意怠慢凌辱朕,先皇知道后,觉得自己选错了人,经常对朕加以劝导安慰。如果不是朕及早躲避出李选侍的寝宫,一旦她形成势力,那么朕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李选侍因为侮辱朕的亲生母亲,导致生母受辱驾崩,心中愧疚害怕,不敢让朕和生母的旧侍从交谈,生怕朕得知真相。朕的苦衷,天下人怎么能知道呢?如今还有大臣不思为朕的生母悲哀,居然还为选侍辩护,不知轻重,颠倒黑白,丧失伦常,理法何在?现在朕决定停止选侍的封号,以告慰朕的生母在天之灵。但是,顾及先皇对其的情谊,朕还是决定厚待选侍和其所生的皇八妹,希望大臣可以理解朕的心情。”说毕,明熹宗把为李选侍辩护的御史贾继春,削去官职,贬为庶人。后来,明熹宗将王安封为司礼太监。然而,这位被东林党众臣尽力抢出的皇上,却令人大失所望,其在位时不理朝政,仅三、四年时间,大权就被阉党魏忠贤夺去。
明熹宗天启三年(癸亥,公元1623年)六月,东林党人与魏客集团的决战终于开始,魏忠贤一帮奸妄竟然把李选侍奉为康妃,这跟当时明熹宗的本意大相经庭,这在政治上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即东林党在皇上面前开始失宠。
明熹宗天启四年(甲子,公元1624年),当时力推明熹宗为帝的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人都被魏客集团陷害入狱,魏忠贤又把御史贾继春官复原职。
明思宗崇祯元年(戊辰,公元1628年)明熹宗崩,因其没有子嗣,于是由其弟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思宗。此时,李康妃又被晋封为太妃,但始终没有被给予其政治权力。又过了十几年,明朝灭亡后,李康妃等前朝妃嫔皆由清廷给资供养起来。
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五月十八日,李康妃薨逝,寿八十余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