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海州(今辽宁海城)人,后来迁居宛平。其父名刘应元,其母徐媪。最初,刘氏因为人诚惠,秀内慧中而进入当时还是太子明光宗朱常洛宫中,成为一名低级的妾媵淑女。
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公元16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淑女为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检。然而,生下皇子的刘淑女并不得太子的喜爱。(图为孝纯皇后刘氏画像)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公元1614年),时年朱由检五岁,刘淑女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大发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史书记载:“失光宗意,被遣,薨。”这句话说得很是简单,实际的情况应该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将刘氏逼上绝路,很有可能是朱常洛亲自或让下人动手将刘氏打死。因为在刘氏死后,朱常洛十分惧怕此事被父亲明神宗知道,借机废了他这个碍眼的太子。心虚的他对身边太监宫女威逼利诱,警告他们不得走漏一丝风声,对外则谎称刘氏是得病而亡,并将她以宫人的身份葬在了西山。而此时,五岁失去母亲的朱由检,常常向左右询问,有没有母亲的遗像?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公元1620年),明神宗崩,朱常洛这个可怜的太子总算坐上皇位,是为明光宗。然而他仅在位二十九便因暴病而崩,其皇位则由其长子,朱由检的哥哥朱由校继承,是为明熹宗。即位后的他,于是将弟弟朱由检封为信王,而屈死的刘氏则被追封为了贤妃。当时,信王朱由检还住在勖勤宫,于是他问内侍:“北京西山有没有申懿王的坟墓?”内侍回答说:“有。”他又问:“那旁边有没有刘娘娘的坟墓?”内侍说:“也有。”于是,朱由检便秘密前往其墓祭祀。
明熹宗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明熹宗崩,因没有子嗣,朱由检以其弟的身份继位,是为明思宗。直到这时,他才真正能够光明正大地追悼自己的母亲,其追谥生母刘氏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并将她从简陋的坟墓迁出,与明光宗合葬庆陵。后来,思宗听说有一个懿妃,曾和生母一同为淑女,一起居住,自称十分熟悉刘太后的容貌。于是,明思宗就让这个懿妃招来宫女中长相类似太后者,并让太后的母亲瀛国太夫人徐媪从中指点,令画工为太后画像。画像完成后,明思宗亲自从正阳门迎画像入宫,明思宗亲息在午门跪迎,并且将此像悬挂在宫中,让老宫女观看。然而,有的老宫女说像,有的说不太像。明思宗听后,十分伤心,泪如雨下。
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六月,明思宗在生母忌日时,想追封其母七代祖先,并且建庙宇以寄托哀思。他来到德政殿,召集大学士礼部大臣说:“太庙的制度,是一个皇帝一个皇后,历朝继后及生母都不能够得到祭祀供奉,即便是宫中的奉先殿也是这样,应该怎么办呢?”礼部侍郎蒋德景建议:“奉先殿外尚有奉慈殿,是为了奉继后及皇帝的生母,虽然目前破废了,但还可以修复使用。”于是,明思宗便将奉先殿拓宽,用来供奉刘氏以及七位皇帝的生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