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针刺的九种方法

 解决人生问题 2019-02-16

3.针刺的九种方法

【原文】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俞刺,俞刺者,刺诸经荥俞脏俞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俞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1刺,焠刺者,刺燔2针则取痹也。

【译文】针刺有九种方法,以适应九种不同的病变。第一种叫做腧刺。腧刺,是针刺十二经在四肢的井、荥、输、经、合各穴及背部的脏腑腧穴。第二种叫做远道刺。远道刺,是病在身体上部,针刺足三阳经下肢的腧穴。第三种叫做经刺。经刺,就是针刺深部大经在体表所能触到的硬结或压痛。第四种叫做络刺。络刺,就是刺皮下浅处的小静脉。第五种叫做分刺。分刺,就是针刺肌肉和肌肉凹陷间隙处。第六种叫做大泻刺。大泻刺,就是用铍针针刺痈疡。第七种叫做毛刺。毛刺,就是针刺皮肤表层的痹症。第八种叫做巨刺。巨刺,就是左面有病针刺右边的穴位,右边有病针刺左面的穴位。第九种叫做焠刺。焠刺,就是用烧热的火针来治疗痹症。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针刺的九种方法,这九种刺法是,腧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其中巨刺法就是缪刺法,可参看《素问·缪刺》。

——————————————————

【注释】1.焠:(cuì翆)烧…的外露表面或一部分。如:焠掌(烧灼其掌);焠儿(引火的小木片。又名发烛、火寸);焠着(烧着);《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起于冬,禁犯焠焌热食温灸衣。”

2.燔:(fán凡)《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岁。”《管子·七臣七主》:“文采纂组者,燔功之窑也。”《列子·黄帝》:“藉芿燔林,扇赫百里。”《庄子·盗跖》:“抱木而燔死。”《韩非子·和氏》:“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史记·平津侯生父传》:“燔其茏城。”《说文》:“燔,爇也。从火,番声。与焚略同。”这里用为焚烧、烧烤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