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班固编纂《白虎通》有曰:“宗者何谓也?宗,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 简单来讲,宗族文化就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且传承于族人之间,记载于字里行间,有的则铭刻在人们心间。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它与儒学、礼教文化相得益彰,是民间崇尚的传统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实行,宗族文化与宗亲会组织日渐活跃起来。从当前全国的形势看,在振兴“国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而实现“中国梦”,宗族文化和宗亲会组织活动在南方方兴未艾,其发展势头如火如荼,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1.有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基础。 2.普通老百姓囿于学识境界,无法在社会活动中找到知音,但通过宗族文化,没有假大空的说教,易于消除戒心,继而使之思想有所寄托,也避免了精神空虚。 3. 宗族文化的爱国、爱家、爱族也是契合现在主要舆论导向,接地气。通过血亲友谊,祟尚扶困济危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并深入到血肉、骨髓。 4.家族宗亲会心系家风教育,多是具体阐述如何建设家风,要求各个家庭做到父慈子孝,勤俭持家,友好邻里,互帮互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等。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宗族凝聚人心的主要阵地。 5.俗话讲''家丑不可外扬”,县级以下宗亲会还有益于协助地方政府调解民间纠纷、融化社会矛盾,是对各级政府机构的有益补充,并行之有效,吸引了各家族成员的积极参予。 6.现在政府积极倡导清明春节类传统节日,使之宗族成员在走亲访友中,易于联络感情,有些自发的孝悌文化,确实净化了农村的不良习气。 7.盛世修谱,现在有的姓氏积极续修老谱,在追本溯源和敦宗睦祖中,能找到共同话题。 8.在江浙农村地区,饮水思源,纷纷缮修宗祠,使他们有了在一起参加各种宗族活动的地方。 原创,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