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入他人内心的钥匙:感受对方的苦

 小蜗牛3 2019-02-16
通常听到很多人在很忿恨、很懊恼地说:“我用全部的身心去爱TA,给了TA我所能给的一切,可却换不来对方的一点感激甚至感动,更别说TA的爱,我为TA做了那么多,难道TA是木头人吗?怎么都没有知觉的呢?”
 
这可能是父母在控诉自己的孩子,也可能是夫妻的一方在指责另一方,也可能是发生在团队里、家庭中、朋友、兄弟姐妹之间,通常受指责的一方,也可能是很委屈、很无奈地说:“我知道你爱我,为我做了很多,可是我也有我的苦衷啊?”
 
是哦,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苦衷。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教我们去付出,付出我们的爱以及一切我们能付出的,而我们也以为只要我们付出了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一切,或者可以看到我们想要看到的一切。可往往我们都会以失望而告终,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看不到对方的苦,感受不到对方的苦。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很多时候当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去思考问题,觉得只要我们给予对方看起来需要的东西,那么对方就应该快乐、就应该幸福,可结果刚好相反。对方看起来对我们所给予、所付出的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需要和感动,甚至因此而快乐或者幸福。
 
想深一层,事实确实如此。试想一下,如果把一个人的心灵比喻成一个空瓶子的话,那么TA的这瓶子里面已经装满了TA所面临的挑战、困苦、烦恼、矛盾、怨恨……,那么TA那里还有空余的地方来装得下你的爱呢?就算你付出的再多,只要TA的瓶子是满的,还是无法感受得到你的爱,那么也就是说,你的爱根本就无法真正的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所以,对方并没有呈现出我们所预期的那个结果是必然的,不是对方无情无义或者寡情薄意或不懂感恩,而实在是对方早已没有注意力去顾及其它,因为TA注意力早已被自己瓶子里所装载的一切所吸引尔无法脱身。就算对方能感受到我们的爱那也是有限的,因为对方的真心已经被层层包裹起来了,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碰触到对方那内在柔软而真实的部分,这样也就无法形成爱的互动,那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我们能看到、感受到对方的苦,那么才有机会进入对方的内心。有一句一直被人们都喊烂了口号:“理解万岁!”为什么呢?就是能了解、明白对方的苦楚,理解的意思就是知道、明白、接纳和认同,忙忙人海中我们每一个人不都在寻寻觅觅知音吗?为什么要找知音?就是因为知音能明白自己的心思,最重要就是能明白自己内在的苦,能和上自己的心弦。有朋友跟说我:“偶尔能有个人陪我聊聊天,听我倒到苦水,那感觉比我做了一单大生意都爽。”所以,你知道你身边的人的苦,特别是自己亲近的人。
 
有时候,丈夫真诚的对整天忙着做家务的妻子说:“你辛苦啦!”比送给对方一件贵重的礼物更能打动对方的心;妻子心疼地对满身疲惫的丈夫说:“我知道你为这个家承担得太多,辛苦你啦!”还有什么样的话比这更能撼动男人们那看似坚强的外表呢?
 
感受不到对方的苦,我们就失去了进入对方心灵世界的门票。当我们学习着去感受身边人的苦,并同时给出我们的尊重、理解、认同和接纳,爱的光芒才有机会照见对方的瓶子,甚至会开始消融或者减轻瓶子里的负担,这样你的爱才有机会碰触到对方那颗深藏在瓶底的真心。
 
要把握进入他人内心的钥匙,就要学习去感受对方的苦;一般人的爱不是付出就是索取,而智者的爱却是从感受对方的苦开始。

作者介绍:黎英老师,11年身心灵成长培训,支持过10000+人的成长,专注婚姻家庭关系研究运用,把生命教练成长系统和广泛的应用心理学实用在帮助人解决在亲密关系、婚姻,家庭关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支持人在关系中获得幸福和美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