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明悟好学 2019-02-16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热爱劳动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在由于享乐主义思想的抬头和过分溺爱孩子,不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小懒虫”越来越多。为此,我十分注意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呢?

  一、让孩子当大人的“小帮手”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三、四岁时已有模仿能力,乐意学着大人一起干,当然一开始常常是干不好的,作为家长不能埋怨孩子,而是鼓励孩子这种积极性,尽量让孩子多做事,如帮大人拿衣服,拿畚箕等,这样,孩子的劳动意识会逐渐形成。

  二、教育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早在50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写过一首《自立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孩子四、五岁时,已有一定的生活处理能力,就鼓励孩子学做自己的事,如自己洗脸、刷牙、穿衣等,而不是由家长代替孩子做事。女儿上小学后,不因孩子学习忙,作业多就不让她干活,而是继续鼓励孩子逐步扩大生活自理的范围,如整理自己的衣服和鞋袜等服务器,收拾自己的床铺和桌子等,这些生活小事虽然简单,但是要做好也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经常注意引导孩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干活时集中精力,既要讲究速度,又要提高质量,一开始就不能养成马虎、敷衍的坏习惯。做得太差时要求重做。学会生活自理是养成劳动习惯的基础。

  三、为孩子参加简单生产劳动创造条件

  对孩子来说,从小参加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是有益的。我们从小就培训孩子在房前屋后种种黄瓜、青菜、小葱等,在家中做小花篮、小布袋等,这样既使孩子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可以体会劳动与生活的,知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四、引导孩子树立劳动光荣思想

  劳动人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创造了各种财富,失去社会的进步。我们引导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向劳动人民学习,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五、帮助孩子不断提高劳动质量

  从劳动教育来看,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苦干”,而不重视“巧干”。教育孩子重视生活自理劳动的质量,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孩子树立质量意识,她常为孩子提供一个能独立完成劳动过程的机会,如果孩子在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做好,就给她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进行指导,使劳动质量的提高有了保障。这样增强了孩子的劳动信心和兴趣,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是人一生中的主要活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只有劳动者,才享有索取的权利。培养孩子从小树立劳动光荣,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