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为还没有发生的事忧虑

 江山携手 2019-02-16

不得不承认,思维是有惯性的。一旦成了习惯,它便总是顺着“设计好”的道路穿行,有时候,挡也挡不住。

我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从懵懂的童年走来,一直到现在,尽管性格改变了很多,在一次次的超越中把一些很消极的东西甩在身后,也得到了许多以前未曾想到过的,但静下心来我渐渐发现,就像一根弹簧一样,一旦松开手,它还会很顽固地回到原来的状态。

像我,就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这倒不是标榜自己有什么悲天悯人的胸怀,或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只是说从一种非常狭隘的角度来说,特征是:凡事,总爱往坏处(不利处)想。即使是很有把握的事情,头脑中勾画未来场景的时候,常常是灰色的,而非鲜艳的绿色或者红色。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自己也不太明白。也许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吧。童年或者少年时期,不太有过多少鲜明的成功的经历,除了学习。

就说是学习吧,尽管终将结果出来都能考得不错,但是考完的时候,还是觉得考得会很糟。

于是,陷入了一种怪圈。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一种轻度的自虐吧。这也导致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地快乐过,有值得大笑一场的事情来临,也仅仅是微笑而已。在无意中,把那些快乐的因子弄丢了,找也找不回来。

……

今天站在窗前,看儿子和几个小朋友在外边的广场上疯跑,那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兴奋突然给了我极深的感染。固然,小孩子是没有什么来自生活的压力的,但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人,拼命地挣钱,围绕着目标挥洒汗水、泪水,得到了该得到的,不就是为了让人生过得有意义,换句话说是让生活快乐、幸福吗?

小沈阳说:

“你别看我年轻,可是我总结了,人生可短暂了,两眼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两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有哲人说,人生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得到你想得到的,享受你已经得到的。

我觉得这倒不是劝人要及时行乐,而是说人要活在当下,而不能像佛教所主张的要寄希望于未来。现实是直切的,而未来是不可预期的。

谈这些的目的无非是要告诫自己,有些事情该来的终究会来,挡也挡不住。最明智的做法是积极面对,充分准备。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是不可以总往不利处想的。要知道福与祸是能够互相转化的,而得与失也是相对的。

莫为还没有发生的事忧虑,让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乔丹只所以能够成为“篮球之神”,除了天赋与刻苦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还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在《最好的球员》一文中,他说自己如果第一个球投失了,绝不会畏惧再投第二个,因为“还没有投,为什么要担心投不中呢”?

很朴素的话,却足以说明一个很深刻的哲理:事情还没有做,为什么要担心不成功呢?

改变了心态,就改变了人生,就改变了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