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的特点

 木香草堂 2019-02-16

明确家庭庭教育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而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天然性、权威性、情感性、渗透性、针对性、延续性等六大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天然性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选择学校、选择班级、选择老师,这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古代“孟母三迁”的佳话,说明孩子成长的社会小环境也是可以选择的。但孩子是无权也无法选择父母的,孩子一降生甚至出生之前,父母就成了孩子天然的教育者,家庭就成了子女天然的学校。孩子既无法“择校”,也无法“择师”。

“家庭教育这种天然性的长处是,父母多是对子女十分负责任。由于血缘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对子女的成长,总是牵挂在心上,总愿做出无私的奉献。教育中深含着家庭的需要,如,天伦之乐的需要,家庭幸福的需要,养老的需要。当然也有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这些都会使家长对子女更多的关注,它对教育是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血缘关系,父母往往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这就往往产生教育的失误,偏离祖国和人民的要求。

由于这种天然性,无论孩子对家长满意不满意,孩子都得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无论家长称职不称职,也不能被‘解雇’,于是随意性就增强了”[1]。因此,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广大家长应努力发挥这种天然性的长处,克服其随意性,对孩子的爱要爱得得法、爱得适度,把父母的这种“牵挂”和“无私的奉献”化作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权力和威力。

“由于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血缘关系的不可轻易离异性和顺序的固定性,使家长有一种绝对的权威。”[2],“子女对家长除了血缘关系上的权威服从以外,还有对家长人格上的佩服、尊重、信赖。”[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决定了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同时要求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维护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保持和巩固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进入学校后,遇到一些事情往往以“老师说的”为判断的标准,由上学前的“妈妈说的”到上学后的“老师说的”,这种语言上的变化说明家长的“权威性”会部分转移到老师身上;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遇事往往以“我认为”为判断的标准,对家长甚至老师的教导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迷信”,在家长心目中孩子不再像从前那样“听话”了——家长的“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就要求家长要继续巩固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性,就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会理解、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家长合理地运用这一特点,对于促进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反,如果把这种“权威”当作“管制”甚至“专制”的工具,势必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不仅削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性,而且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离家出走等问题。因此,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既要讲权威,也要讲民主,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严而有格、爱而有度、管而不制,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孩子。

三、家庭教育的情感性

“一般来说,家庭的血缘关系形成了家庭中强烈的情感性。”[5]这种强烈的情感性一方面表现在家长对子女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等方面;另一方面表现在孩子对家长情感上的依赖、人格上的敬畏和信赖。

“亲其师,信其道”。正确把握、合理运用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对于增进亲子关系,促进亲子交流,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归属感,提高家庭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无条件、无原则、无限度地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要怎样就怎样;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前途”的考虑,以“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和发展的可能,对孩子提出过高或过多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恶语相向,甚至棍棒相加;还有的家长以自己工作忙、文化水平低等为由,或只关心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对孩子精神世界上的需求视而不见,或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寄托到学校和教师身上,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要合理运用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要了解、尊重、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爱要做到爱得全面、爱得无私、爱得适度、爱得得法——既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既要关心爱护,也要严格要求。

四、家庭教育的渗透性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主要途径是家庭生活实践,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渗透性。

“生活即教育。”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之中。在家庭中,家长如何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邻里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如何对待双方老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勤俭持家,如何看待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现象,是否能够坚持经常性的学习,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不良嗜好,家庭文化生活是否丰富,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家长的喜怒哀乐、言谈举止、生活态度、休闲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趋向等无一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与其相应的影响。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 [7]

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当学会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克服自身的不良言行,以宽容大度的胸怀,认真负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真诚友好的为人方式,诚实守信的处事方法,文明规范的言行给孩子以示范。这不仅是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的需要。

五、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生活实践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及时,更具有针对性。

家庭教育目标内容的确定、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只有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孩子自身的特点,才有利于孩子接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为了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梦想,不顾孩子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实际和孩子的意愿,按着自己的好恶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可以称之为“圆梦式”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在从众心理的驱动下,甚至为了维护家长自身的“面子”“随波逐流”,“张家的孩子学习钢琴,我家的孩子也要学习钢琴;”“王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我家的孩子也必须考上重点高中”——可以称之为“从众式”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于拿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好。“你考了98分有什么了不起,人家张某某考了100分”、“你怎么这么笨呢,人家李某某不仅会画画,学习还非常好”——可以称之为“攀比式”家庭教育。这些做法显然有悖于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这一重要特点,同时忽略了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孩子需要尊重、渴望独立等心理需要,因此是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也要因材施教,依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发展潜力等自身条件,有效发挥孩子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合理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正确选择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家庭教育的延续性

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到了成人阶段,也会不间断的接受着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会影响到子孙后代,并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浓郁的家族特色的、比较稳定的传统——家风。

家庭教育的天然性决定,从孩子出生甚至出生前就已经注定了父母“终身从教”的“教师”身份,孩子不能“择师”,家长也不能“退休”。特别是在孩子未成年时期,几乎2/3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中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无论这种教育是在有意还是无意、有计划还是无计划、自觉还是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也无论是好的教育还是坏的影响,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言谈举止、性格特征、处事方式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教育作用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孩子成年后对其子女的教育和影响。

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家长行为决定家风。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男女平等、兄友弟恭、勤俭持家、崇尚科学、团结邻里、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家风和“教育世家”、“书香门第”、“医药世家”……的形成,“老猫炕上住,一辈留一辈”、“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熟语,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