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接触过保险行业的朋友都知道,比较优秀的保险营销员佣金很高,应缴个税也不少。而2019新版保险营销员个税计算表出来后,众多保险营销员大呼省下好几万个税。 据了解,2019新版保险营销员个税计算表中,保险营销员的佣金专项扣除是每个月2500元,年收入佣金为10万的保险营销员可以免交个税。换句话说每月专项扣除2500元佣金收入后,整年收入为10万元时,是不需要缴纳个税的。 保险营销员的政策“红包”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初,保险营销员达806.94万人。庞大的保险营销员群体是保险业发展基石,而财政部发布《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无疑是派发给保险营销员的一大政策“红包”。 在《通知》中,关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的政策明确提到,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通知》还提到,扣缴义务人向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支付佣金收入时,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新个税从税率和税前扣除两方面减轻中低水平收入代理人税负。 税率方面,税改后保险代理人的计税方式与工资薪金一样,适用3%-45%超额累进税率,对于低收入水平的营销员群体,适用税率可以从原来的20%下降到3%或10%的低档税率。 税前扣除方面,劳务报酬可以继续享受20%的费用扣除,此外,还可以和工资薪金一样享受6万元/年的费用扣除标准。同时,新个税法还新增住房贷款利息、子女抚养、父母赡养等专项扣除。 以代理人每月收入1万元为例,在税改前,年缴纳个税为11520元,税改后,代理人年缴纳个税仅为360元(未考虑专项扣除)。如考虑赡养父母、房贷利息等税前扣除项,代理人需缴纳个税可能至少减少1.1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展业成本扣除比例由40%下降到25%,最高边际税率由40%提高到45%,因此税改后高收入代理人的税收负担将会加重。经测算,在不考虑专项扣除的情况下,代理人每月收入为11万元时,税改前后每年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基本一致,每月收入低于11万元时,税改后代理人税负下降。 具体来说:在税率方面,新个税政策实施前,保险营销员佣金收入扣税方法适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法,税率为20%-40%(下表)。 注:纳税所得额为月收入 新个税政策实施后,保险营销员佣金收入扣税方法适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法,税率为3%-45%(下表)。 注:纳税所得额为年收入 切实鼓了“钱袋子” 此次税改对于众多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无疑是切实鼓了“钱袋子”。 日前,北大汇丰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与保险行销集团保险资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发布发布的《2018中国保险代理人基本生态调查》显示,约一半的保险营销员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月收入2万元以上者仅占9.2%,大多数人适用于低档税率。以月均收入1万元为例,营销员税负较税改前降低了97%之多。 对此,有专业人士测算称,上述规定实施后,零个税月均收入提升至8333元,则至少有80%的保险营销员无需再缴纳个税,而月均收入10000元、20000元以及50000元的营销员,每年可节税的总额分别为1.1万元、1.7万元、1.9万元,分别是月均工资的112%、86%、39%。 专业人士表示,从新个税的角度来看,如果保险营销员在2019年与2018年获得了同样的佣金,2019年实际到手收入确实会比2018年的多。 而低收入一直是导致保险代理人队伍脱落率高的原因之一,税改后,各家代理人规模庞大的保险公司或成最大赢家。 某位理财规划师表示,个税税改落地,增加了代理人队伍比重较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税后收入,也提升了代理人队伍的留存率。 有助寿险公司转型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保险营销员的佣金收入在减去展业成本及相关费用后是按照20%的税率来扣除,相关政策实施之后,一些收入不高的保险营销员适用的税率有可能低至3%,所以整体来看,该政策对于普通的营销员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减税效果。 此外,政策对保险公司也产生了一些积极意义,目前各家寿险公司都在转型过程中,而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展期缴业务,主要靠个险渠道,也就是营销员来推动这一业务。过去,营销员队伍的一大特点是大进大出,原因也与收入不高有关,在这样的状况下,保险营销员的留存率也比较低。 “通过税负环境的改善,能够让营销员的收入高一些,保险公司的留存率也就高一些,这对寿险公司业务发展,包括保险行业转型都有积极推动作用。”不过,该业内人士也称:“此前,保险营销员佣金展业成本的比例为40%,目前则调整为25%,所以后续也希望政策能够进一步完善,展业成本的扣除比例可以适当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