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观灯,才真正显示出宋江的本性!满口兄弟情义都是泡影!软文外链 文学漫谈第三百零八期,点评的是施耐庵(也有说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的小说《水浒传》。不是历史人物,不是影视剧人物,不是其他文学小说,请大家予以区别!欢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请先看下施耐庵(也有说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的原著好吗?如果你喜欢,就请关注本号“虫子天下”吧! 上回咱们说到,在小说《水浒传》当中,第一个想被招安的人,是武松,但是当宋江最终聚集了108条好汉时,再提招安之事,却也是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虽然武松的前言不搭后语。但是武松的每一个态度,都是认真的,只是时机不同罢了。 虽然武松反对,也得到了鲁智深和李逵的响应,但是毕竟人少言寡,对于招安大局,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因为,除了武松、鲁智深和李逵之外,其他人都默不作声,等于是默默的支持了宋江的招安的想法。 于是,接下来的宋江,便以去东京汴梁观灯为名,想先去汴梁探探路,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先把招安的事情谈下来。就算谈不下来,至少也能趁着观灯的时机,好好了解下汴梁的情况,以便以后有机会再来时,不至于双眼瞎。 可以说,此次宋江去汴梁观灯,还是有不少收获的。其一,知道了自己在梁山泊,已经成为了皇帝的心头大患,这也令宋江寝食难安。其二,知道了皇帝与李师师之间的关系,也好方便日后行事。 不过,有收获,就一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毕竟,宋江是一个梁山泊的大头领,是皇帝的心头大患之一。于是,便出现了,在汴梁城,全城搜捕宋江及其部下的事情。可以说,这是宋江在汴梁城所遇到的最危险的事情,一旦被高俅捉住,就将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作为梁山好汉的总头领,宋江不是总把兄弟情义放在口头吗?动不动就是为兄弟们的将来考虑,可是,怎么一到了危险的危急关头,宋江却撇下李逵独自逃命?只能说,汴梁观灯,才真正显示出宋江的本性!满口兄弟情义都是泡影! 对此,在书中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夜闹东京》中,有一段十分清晰的描写: 正都上马时,于内不见了李逵。高太尉军马冲将出来。宋江手下的五虎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突到城边,立马于濠堑上,大喝道:“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早早献城,免汝一死!”高太尉听得,那里敢出城来,慌忙教放下吊桥,众军上城提防。宋江便唤燕青分付道:“你和黑厮最好,你可略等他一等,随后与他同来。我和军马众将先回,星夜还寨,恐怕路上别有枝节。”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小说《水浒传》当中,李逵与宋江的关系,那是不必说的,李逵能为宋江做任何事,宋江也拿李逵当做是绝对的心腹。可以这么说吧,宋江在梁山泊,除了自己的亲弟弟,最相信的就是李逵了。 可是,就是这么好的一对兄弟,宋江却在性命攸关的危急关头,撇下李逵,带着众人独自逃命。不仅如此,还将燕青留下,偌大一个汴梁城,到处都是高俅的军马,燕青和李逵仅仅两个人,真的就能安全脱离吗? 而且,宋江还厚脸皮的声称,燕青与李逵关系最好,与李逵关系最好的不是宋江吗?燕青能等,宋江为何就不能等?关于这一点,燕青和李逵为何看不破? 只能说,就像宋江所说的那样,燕青与李逵之间的兄弟情义,那才是真的。所以,燕青留了下来。而此举也真正显示出宋江的本性,那就是宋江与李逵之间的所谓的兄弟情义,都是假的,满口兄弟情义都是泡影。 李逵本性憨厚,也许没有真的看破宋江的本性。但是浪子燕青,那眼睛是贼溜的,他肯定看破了宋江的本性,只是嘴上不说罢了。所以,当最终燕青离开时,表面上看,是劝不动卢俊义,实际上,是不想继续与宋江为伍罢了。 那么接下来,在?《水浒传》当中,还有哪些你没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下回再说! 依据事实,说出真实的感想!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点评! |
|
来自: 昵称6219208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