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之美,一半文辞,一半哲思!3首“咏蝉”诗,最经典!

 常有理 2019-02-16

一步一脚印,一笔一足迹,走过山水大道,走过波澜壮阔,在无数离合与悲欢里轮回。人生如蝶舞堆积,陈列旧年的梦;年年如烟月渐薄,泛着青幽的光。

人生如蝉,蝉如人生。蝉在美丽的蜕变前经历苦苦修炼,依靠自己蜕变;人亦是如此。很多时候,别人注意不到的努力,看不到的付出,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完美。

诗词之美,一半文辞,一半哲思!3首“咏蝉”诗,最经典!


翻看唐诗三百首,这三首“咏蝉”诗,可谓字字珠玑,堪称唐诗里的经典之作。从诗作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三重境界。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不正像骆宾王高洁的品行吗?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骆宾王称蝉有“君子达人之高行”,如人生一重境界:感情充沛,有志难酬,心迹难明。正是这闻蝉鸣而触衷肠,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诗词之美,一半文辞,一半哲思!3首“咏蝉”诗,最经典!


唐·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所咏的蝉,又是人生的一重境界。蝉栖树上,却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李商隐所发,却谓蝉亦“无情”。想想诗人官职卑微,游宦幕府,流转各地,如蝉一般,实属白费徒劳。

《唐诗三百首》对李商隐的“蝉”是这样评价的:

“无求于世,不平则鸣;鸣则萧然,止则寂然。上四句借蝉喻己,以下直抒己意。”

写蝉之间,正表现出人生的清高自处,世情冷淡,无人相知。

诗词之美,一半文辞,一半哲思!3首“咏蝉”诗,最经典!


唐·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是隋末唐初人,因此,这首咏蝉诗要比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和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还要早。

虞世南的《蝉》,表达的人生境界也不一样:骆宾王的蝉是“饱经患难”的蝉,李商隐的蝉是“一肚子牢骚”的蝉,而虞世南的蝉则显得“清明高洁”多了。

诗词之美,一半文辞,一半哲思!3首“咏蝉”诗,最经典!


施补华曾在《岘佣说诗》讲到:“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虽同样于“蝉”比兴寄托,由于诗人的人生境遇不同,却呈现出三重不同的人生境界,为我们塑造了极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诗词之美,一半文辞,一半哲思!3首“咏蝉”诗,最经典!


时代不同,感悟不同。三位诗人,两位在初唐,一位在晚唐,拥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了不同的境遇,所作的三首“咏蝉”诗,更是完全不同,道出人生三重不同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