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中,你想过让出空间给孩子吗?

 长沙7喜 2019-02-16

学点儿心理学,降服熊孩子


       《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篇散文,采用小品文样式,以梅喻人,表现文人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政治观点和主张。



       今天拿来和大家分享,是因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的时候也会禁锢孩子们的想法和成长,他们有意无意地,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想要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文章大意: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因为有些人觉得:'梅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茂密了就没有姿态。”……

      于是卖梅的人,他们就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想用这样的方法来卖更多的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了病态的梅花......

      于是笔者发誓要治疗这些病了的梅花:要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就像这些梅花,他们被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照护、去成长。文章中的卖梅人,是因为利益而剥夺这些梅花自由生长的权力,现实中,父母让孩子依照他们的意愿去成长,却有着诸多因素。



1、少走弯路


      大部分父母,觉得自己吃的盐比孩子走的路都多,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经历可以帮助孩子们少走弯路,于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照护、指引孩子,稍有偏差就及时使用各种手段来矫正。

      殊不知,时代在变化,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也会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以前犯过的错误,孩子不一定会犯,你以前没犯过的错误,他也不一定能够幸免。更何况,你有多少能力让孩子一直在你规定的路线中生活呢?当你没有能力的时候,他会怎么办?可能就成为花园中被遗弃的病梅,因为它已经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和意志了。



2、弥补缺憾


       

       还有一些父母,自小有些愿望可能没有实现,也许是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也许是从小自卑不敢在人前说话;也许是从小喜欢画画,家中却没有条件……

       无论什么原因,他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愿望,变成了孩子的目标,孩子们需要按照他们的计划,按照他们的安排,来实现他们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没有了自由,没有了自我,就像病梅被塑造成了卖梅人希望的样子。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像被卖梅人塑造后的病梅,他们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他们就会失去独立、自由、自主的活力,而这种活力,才是一个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养料。



      当你让孩子按照你的意愿成长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你的控制可能会让他:



压抑自己,情绪容易失控;

没有主见,面对困境缺少解决能力;

没有目标,不能做出决定,缺乏人生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