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格局法专题讲座(3)历史沿革

 泊然天成 2019-02-16

   学习格局,首先要明白,明代格局思想论不同于清代格局早期思想、晚期思想。

   明代格局思想,格局定义非常宽松。月令换禄取格,是明代格局观点。真正的吉凶,是在时支与大运,实际上是单格论,以大运配置。以《金不换大运》为顶峰。

   清代格局早期思想,格局定义严格。《子平真诠》换禄的意思就是寅看作甲,而不是丙,只认定甲为主格。月令主格加天透地藏外格,也就是双格配置论,以大运调停,区分根的情况、配置的情况,明显比《金不换大运》细化。适用的人群是中产、富贵。以《子平真诠》为顶峰,不足之处是三合会没有涉及。

   清代格局后期思想,格局定义宽松。天透地藏、三会三合、四见,今日沿袭。天透地藏为月令的,不计较透出何干,比如寅中甲丙戊,透出皆可。适用的人群是平民、小康、中产、富贵。可以用日主五行性、月令调侯性进行适用区分。

 

    关于日主强弱与格局关系,明代、清代早期是倾向格强身弱,月令取格缘故。清代后期是倾向身强格弱,因为天透地藏随意。清代更是发展起日主旺相无制、日主无根不能从等边界思想。成为子平母法一部分。

 

    没有天透地藏、三会三合、四见,或者有月令主格,但没有天透地藏的外格相应配置。这些没有格局的情况,以时支为凭。清代十神财官法提出地支禄旺库位论,适用贫困、温饱、平民、小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