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刘雁辉 2019-02-16
专利名称: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古今有十人九痔之说,据了解调查,痔疮患者轻者疼痛便血,患痔久了导致贫血,会诱发其它疾病,给工作生活行动带来很多的不便;重者会诱发直肠癌;总之痔疮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为此国内外研究出不少的治疗痔疮的药物,据了解调查并没有很佳的疗效、价格也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中药配伍制成的,成本低、疗效高、制作简单的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本发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①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荆芥根、牛蒡子、黄荆子、黄花母、紫地丁、蒲公英、苦参、大黄8味药混合、粉碎、备用;②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黄粉、冰片粉加入到上述备用的药粉中拌匀备用;③将上述10种中药混合的药粉按设定重量装入胶囊内,即成为本发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药品。
本发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优点是具有凉血、清理血中的炎症、菌毒,达到活血散结,治愈各种痔症的功效。此为祖传秘方,经申请人历代传人治病实践及不断充实改进,效果很好,深受广大患者信服,近年又作了临床试验肯定了疗效,一般服药20天-60天的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胶囊,痔疮病基本消失。遵照此法治疗的患者治愈后不容易复发。
上述各味中药的作用如下荆芥根功能具有解表祛风,理气止血,治疗痈疽痛所致的红肿热痛,全身恶寒发热,治吐血鼻衄、便血、崩漏,治痔漏肿痛。
牛蒡子功能主治疏风散热,宣肺透渗、解毒消肿,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痔血淋沥。
黄荆子功能具有枯风解表、止咳、平喘、行气、止痛治感受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治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治胃溃疡、慢性胃炎、痔漏肿痛。
黄花母功能具有疏风解表,消热解毒,凉血拔毒;治感冒流感发热咽痛;治急性扁桃体、痈疽、疗疮肿胀疼痛;治菌痢腹泻便血及痔疮出血、肠炎。
紫地丁功能主治消热解毒,适用于热毒臃肿所致的疗恶疮、痈肿、丹毒、毒蛇咬伤,以及肝热目赤肿痛、痔疮、疥癣等。
蒲公英功能消热解毒,消肿散;治痈疮肿毒、热淋、痢疾,治腮腺炎、乳腺炎、淋巴结核。
苦参功能消热解毒、利尿、杀虫、治黄疽、热痢、小便赤涩、痴癌恶疮、火伤;治尿道炎、便血、头癣、痔疮、鼻炎。
大黄功能破坚散积、利尿通淋、解毒消肿、消热泻火;治痔疮血淋、各种无名痈疽。
牛黄功能消热解毒、开痰、定惊、开窍;治热病神昏、言语发狂、癫痛惊风抽搐、咽喉口舌生疮、解毒消肿。
冰片功能具有开窍,醒神解毒止痛作用;主治急性高烧、中风晕倒、癫病发作、肢体抽搐、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急性咽炎、咽喉肿痛、对治疗各种痈疽,热毒红肿痔疮漏血有特殊疗效。
由上述各原料的药性及其作用可看出,该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对防治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有效。
上述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胶囊便于运输,使用时将瓶盖打开,即可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的实施例如下例1、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根150份、牛蒡子140份、黄荆子130份、黄花母130份、紫地丁140份、蒲公英140份、苦参130份、大黄150份、牛黄2.80份、冰片2.80份。
例2、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根140份、牛蒡子130份、黄荆子120份、黄花母120份、紫地丁130份、蒲公英130份、苦参120份、大黄140份、牛黄2.70份、冰片2.60份。
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制备方法的实施例为①首先将荆芥根150kg、牛蒡子140kg、黄荆子130kg、黄花母130kg、紫地丁140kg、蒲公英140kg、苦参130kg、大黄150kg混合粉碎成药粉;②在上述药粉中加入牛黄粉2.80kg、冰片粉2.80kg,混合搅匀后,装入胶囊,即成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使用治疗药品。
使用该药品的注意事项肾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忌辛辣食品、动物油。
用法及用量每日三次,每次2-3粒,温开水服下,根据患痔疮病的病史长短,约服20天-60天的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胶囊彻底治愈,治愈后,不容易复发。忌辛辣食品,有效期三年。
临床试验及典型病例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国人流传“十人九痔”之说,可见此病发病率之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有的反复发作,发炎、出血、坐卧不宁,重者则需手术切除,但也很难根治,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内服中西药,外洗、应用栓剂、膏剂塞入肛门内,重的则需手术治疗。本发明是纯中药制成的口服胶囊,具有消炎、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20例,男82例,女38例,年龄25-72岁,病史3个月一35年,平均8年。随机分为二组,甲组为服本中药胶囊,乙组为中药外洗十痔疮栓。
治疗方法本药胶囊2粒,每日3次,连服30天进行复查,对照组用黄柏、公英、川连、川椒、冰片外洗,每日1次,并用痔疮栓(市售)治疗,30天后复查。
治愈标准治愈疼痛、出血消失,内、外痔节消失好转疼痛、炎症好转,内、外痔消失不足50%。
无效症状略有好转,内、外痔无变化。
治疗结果甲组治愈42例,好转18例,有效率100%。乙组治愈3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83.3%。
60天后随访,甲组无1例复发,乙组复发12例。
结论本发明胶囊是由纯中药制成,主要由荆芥根、牛蒡子、黄荆子、黄花母、紫花地丁、公英、苦参、大黄、牛黄、冰片等原料制成,具有消炎、凉血、清热、解毒功效,严重混合痔只需服药60天即可治愈,治愈后不再复发。
典型病历例1,房元华,男,41岁,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房宣洛村,该患者自1998年患混合痔,2003年3月服用本药,4个疗程后治愈,至今3年末复发。
例2,张夫常,男,53岁,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房宣洛村。该患者从1993年在泰安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内痔,在医院做过手术,康复,半年后复发,1998年服用本药,共用3个疗程,治愈后6年未再复发。
例3,候存忠,男,41岁,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候宣洛村。该患者自1998年患混合痔,多家医院就诊,疗效不明显,于2001年服用本药4个疗程,至今3年未再复发。
例4,薜立香,女,43岁,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上高乡丰台村。1995年患混合痔,1998年在泰安市中医院确诊并治疗,效果不明显,1999年2月服本药5个疗程治愈,至今5年末复发。
例5,高士会,男,50岁,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房宣洛村。该患者患混合痔多年,服夕多种药物无效,2001年服用本药4个疗程,至今3年半没有复发。
例6,房长凤,女,54岁,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候宣洛村,该患者1991年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内痔,1996年开始服用本药4个疗程,至今8年未再复发,受到好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根120-180份、牛蒡子100-160份、黄荆子90-150份、黄花母110-150份、紫地丁120-150份、蒲公英100-150份、苦参110-150份、大黄130-160份、牛黄2.5-3份、冰片2.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的用量为荆芥根130-170份、牛蒡子120-150份、黄荆子100-140份、黄花母110-130份、紫地丁130-145份、蒲公英110-150份、苦参120-140份、大黄130-150份、牛黄2.6-2.9份、冰片2.6-2.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的用量为荆芥根140-150份、牛蒡子130-145份、黄荆子120-130份、黄花母120-130份、紫地丁130-140份、蒲公英130-140份、苦参125-135份、大黄140-150份、牛黄2.7-2.8份、冰片2.7-2.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的用量为荆芥根150份、牛蒡子140份、黄荆子130份、黄花母130份、紫地丁140份、蒲公英140份、苦参130份、大黄150份、牛黄2.8份、冰片2.8份。
5.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①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荆芥根、牛蒡子、黄荆子、黄花母、紫地丁、蒲公英、苦参、大黄8味药混合、粉碎、备用;②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黄粉、冰片粉加入到上述备用的药粉中拌匀备用;③将上述10种中药混合的药粉按设定重量装入胶囊内,即成为本发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的药物是由荆芥根、牛蒡子、黄荆子、黄花母、紫地丁、蒲公英、苦参、大黄、牛黄、冰片等十几种原料按科学配比和制备方法加工而成的,本发明具有凉血、清理血中的炎症、菌毒,达到活血散结,治愈各种痔症的目的。本发明为祖传秘方,经申请人历代传人治病实践及不断充实改进,深受广大患者信服,近年又作了临床试验,肯定了疗效,一般服本药20天-60天的药物胶囊,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各种痔疮病就能基本消失,遵照此法治疗的患者治愈后不容易复发。
文档编号A61P9/00GK1772125SQ20051010432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4日
发明者房长河 申请人:房长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