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5】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

 木讷叟斋 2019-02-16

【2011-5】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

2011.03.21发行                全套6             发行量1159.99万套

(6-1)T          80  王冕画荷             (1191.99万枚)

(6-2)T       1.20  范进中举             (1159.99万枚)

(6-3)T       1.20  两根灯草             (1159.99万枚)

(6-4)T      1.20  马二先生游西湖    (1161.79万枚)

(6-5)T       1.20  杜少卿夫妇游山   (1159.99万枚)

(6-6)T       1.20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1159.99万枚)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6版)                       版别:影写

整张枚数:20枚(4×5)                                    责任编辑:秦魏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高云、沈宁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全书共五十六回40万字,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鲁迅先生评价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所表现的是作者吴敬梓亲身的所历所闻,也寄托了他看重文行出处、鄙视功名富贵的高尚情操。小说以生动形象的笔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它真实地描绘了康乾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理想的倡导与破灭,出路的探索与追寻。作者吴敬梓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以朴素、幽默、本色的语言,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无不恰到好处,谑而不苛,不堕落暴露小说的恶趣之中。

       《儒林外史》已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意等国家的文字。可作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部活的生动的参考。

       2011321日,为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反映中华民族伟大的古典文学遗产,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全套6枚。

       (6-1)王冕画荷 故事出自书中第一回。画面描绘了幼年的王冕顶着一顶草帽,嘴里叼着茅草,趴在荷塘边专心画画,而荷塘里荷花开的正好。

       小说原文: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著。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著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著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王冕1310—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诸暨枫桥人,与杨维桢、陈洪绶并称为诸暨三贤。王冕从小家境贫寒,和母亲相依为命,给别人放牛,看到湖中荷花,自学绘画,后终成一代名家。除了擅长绘画荷花,也爱梅成癖,种梅、咏梅,又工画梅。《儒林外史》对《王冕画荷》故事进行了详细记载。穷苦的放牛郎王冕,坚持不懈地画荷花,最终成为知名画家的故事。

       (6-2)范进中举 故事出自书中第三回。画面描绘了范进听到中举的捷报声,立刻发起疯来,丈人胡屠夫在街坊的撺掇下,打了他一巴掌,神智方才恢复。这个场面凸显了科举的荒谬,读书人的愚昧和辛酸,以及世俗的浇薄低下。

       小说原文:正要拥著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著,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去;他爬将起来,又怕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著,散著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般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过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6-3)两根灯草 故事出自书中第五、六回。画面描绘了严监生在生死弥留之际,看到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费油,还不肯瞑目,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刻画了著名的吝啬鬼厚颜无耻的形象。

       小说原文: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著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著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严致和是监生,却只在家里经营田产,还开了一座典当铺,心思用在积攒家财上,赚得银子就叠放在内屋的顶棚上。妻子病危,他为防止恶霸长兄谋夺家业,精心设计搞了颇为场面地扶妾为正室的仪式,为守护家业,用心甚深。他在生死弥留之际,看到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费油,还不肯瞑目,伸出了两个手指头。他生命最后的这个小动作,便成了后世读者讥笑守财奴的话头,成了广为流传的典型情节。作品从侧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实得利者的丑恶嘴脸。

       (6-4)马二先生游西湖 故事出自书中第十四回。画面描绘了马二先生朝着一座供着皇帝御书的大楼,恭恭敬敬地拜在地上的情景。

       小说原文: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药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

       马二先生本名马纯上,大半生埋头于八股文,屡试不举,为人古道热肠,治学近乎迂腐。马二先生在匡超人落魄的时候曾经几度帮助他,可是后来却落得了十分悲惨的境地,还被自己曾经帮助过的匡超人妄加诽谤、嘲笑。杭州游历体现了马二先生人性的一面。他到杭州游西湖,浑然不觉山水景致的优美,衣着靓丽的游女触动不了他的感觉,只是呆头呆脑地走了一遭。唯一使他动心的是一座供着皇帝御书的大楼,吓得他赶忙恭恭敬敬地拂尘舞蹈,拜了五拜。小说中描写最细的这段情节,活活画出了被科举制度弄得头脑麻木、丧失了生活情趣的人的图像。

       (6-5)杜少卿夫妇游山 故事出自书中第三十三回。画面描绘了杜少卿于光天化日之下携着妻子的手游清凉山时的情景。

        小说原文: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作者用大量篇幅来精心刻画杜少卿这一人物,集中展现他平居豪举、仗义疏财的坦荡胸怀和狭义形象。他敢于在封建社会于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作者想借这一人物形象来展示自己对种种封建鄙俗的不满。

       《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是集性情真,行为善,人格美于一体的正面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有着强烈的美学意义。杜少卿行为的善充分的表现在他的乐善好施上。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只要他们有危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杜少卿有屈原身上内在的美,讲究修能,同时也有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美,还有陶渊明身上平淡的美,更有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美。总之,他是一个不愿在科举制度下循规蹈矩的士人,而是宁愿在外面作贫困的主人,也不愿回到洞里做高级囚徒的狂狷之士。杜少卿好比是第一个冲出洞穴的人,他冲出了晚清科举的藩篱,甘愿做一个真我。后来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是这样一个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讲,杜少卿具有历史开拓性,他是吴敬梓竭力刻画的一个完美人物形象。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杜少卿身上也有一些迂腐之气,他所反对的不是封建制度本身,而是日趋没落的科举制度。但丛根本意义上讲,杜少卿人格美的美学意义值得后人深思。

       (6-6)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故事出自书中第四十一回。画面描绘了杜少卿和武正字同到王府塘拜访沈琼枝时的情景。

        小说原文:吃到下午时候,两人都微微醉了。荡到利涉桥,上岸走走,见马头上贴着一个招牌,上写道:毗陵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作诗。寓王府塘手帕巷内。赐顾者幸认毗陵沈招牌便是。…………武正字来到杜少卿家,早饭后,同到王府塘来。只见前面一间低矮房屋,门首围着一二十人在那里吵闹。杜少卿同武书上前一看,里边便是一个十八九岁妇人,梳着下路绺裘,穿着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在里面支支喳喳的嚷。杜少卿同武书听了一听,才晓得是人来买绣香囊,地方上几个喇子想来拿囵头,却无实迹,倒被他骂了一场。两人听得明白,方才进去。那些人看见两位进去,也就渐渐散了。沈琼枝看见两人气概不同,连忙接着,拜了万福。坐定,彼此谈了几句闲话。

       沈琼枝是穷读书人家的女儿,扬州才女,善诗书、重名节,具有妇女个性解放意识。因不从盐商宋为富,父女二人遭到迫害,只身流落金陵,以卖诗和顾绣为生。被疑为非娼即盗,经常受地痞的恐吓、骚扰。小说的本意是表现杜少卿不顾世人的讥议,资助这位孤立无援的弱女子,却也同时给小说增添了一个有亮点的女性才人,她的行事也闪现出违礼抗俗的抗争精神。

       沈琼枝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凭借在今天尚需大力倡导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之品格,得到那个时代多位有识之士的敬重与帮助,终于赢得了宝贵的自由与独立。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沈琼枝也足可称为女性之楷模。奇女子沈琼枝,秀外慧中,有勇有谋,知书达理,敢做敢当,确是儒林中的上品人物。

       本套邮票采用工笔重彩画形式,画面色彩突出,人物形象有的飘逸洒脱、有的诙谐幽默、还有的仿佛置身桃源仙境般。前三枚邮票内容具有讽刺意味,后三枚则寄托了作者的理想。画面即保持色彩鲜明的通俗特性,又追求每一枚邮票调子的协调性,同时还注重票与票的对比性,以及六枚票之间的整体关系。全套邮票显得比较统一和协调。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6-1版票
6-2版票
6-3版票
6-4版票
6-5版票
6-6版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