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个菜鸟的角度,谈谈手中的NEX 5N和GF3

 tomas 2019-02-16
补充:

因为5N和GF3两者级别的差距,所以GF3在对比中是必然不如的,结果却令很多老鸟们误解和不忿,而且上升到M43和NEX的高度。
所以我补充一下。
1、用5N和GF3做对比完全是因为我手头就这么两台机器,我不是媒体或者其他什么知名人士,做对比的机器都是我自己掏钱买来玩的,我不可能因为两者的级别不同而专门另外掏钱买别的对等机型来重新对比,而且仔细看的人,也能看到,我总结的时候说的很清楚,这是不公平的对比,5N胜GF3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是NEX和M43,希望老鸟们不要擅自提高到两个系统的高度。
2、我的原意是希望就自己的使用感受,说说5N和GF3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分析这些优缺点对于菜鸟的影响孰轻孰重。
具体来说,5N高感好,画质优,虚化强,但是比GF3强多少?在高感、画质和虚化这三者当中,哪一项对菜鸟最实用,影响最大,最后我觉得最有用的是高感好,相反,GF3的画质和虚化虽然比5N弱一些,但是已经足以接受。
GF3的对焦快,镜头多,便携好,但是比5N强多少?最后我觉得强是强了,但是有不少限制。
比如对焦我的感受是看环境光线分三种情况,只有一种情况有明显提高,
镜头多但是不可能每个都入,那必然得圈定一个范围,我选择的焦段是平时名气最大,讨论最多的几个焦段,我相信菜鸟们首先考虑的也会是这几个焦段(再次强调,这种情况是针对菜鸟而言),那么在这个范围内,双方孰强孰弱?
便携好是因为定焦饼干多,但是对菜鸟来说,定焦不如变焦方便,是否能适应和驾驭,价格方面贵出很多能否承受,所以不建议菜鸟一开始就用定焦,最后我的结论是“是否值得要看各人自己的取舍了。”

我的原意96楼NeptuneTulip帮我总结的很好“只买对的,适合自己的,再细心体会,多实践”。
只不过恰巧我手头的机器,5N和GF3相差较大,导致对比一边倒,才令不少老鸟误解,但幸好大多数版友还是能明白我的原意。

——————————分割线———————

作为一个菜鸟,在入微单之前,我最好的相机是松下的TZ4。

萌生想要买台好点儿相机的念头,原因有两点,1、有儿子了,想把儿子拍好点;2、论坛上的SHOW贴,人家都拍的漂漂亮亮,偶的就显得乱七八糟,对比起来实在伤心。

有了换相机的心思,就开始挑机器,一开始我心思很简单:
1、虚化好,令主体清晰突出;以前用卡片机,较难拍出有虚化效果的照片,主体在清晰的背景下,显得不突出,不够鲜明。
2、画质达到一定水准的同时,要保证不容易拍糊。以前用卡片机,环境一暗就没法用了,快门速度太慢,拍起来很容易糊;也试过提高ISO,但是噪点太多,虽然没糊但是画面也惨不忍睹了。
3、便携性好,方便省事,这个便携要求不仅仅是指镜头和机身,还包括希望能够尽量减少携带辅助设备的需要。比如说三脚架,之前提到,卡片机环境一暗就没法用,高ISO噪点又太多,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用三脚架,不过我技术又菜,人也非常懒。
4、拍摄内容主要是我儿子的生活照,出外旅游的风景照,以及**坛SHOW帖的静物照,少数会拍拍亲友聚会的照片。

基于以上4点,我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很低的,入门级的单反微单就可以满足我的要求,最后选微单而不是单反,一方面觉得自己没那技术,用单反浪费,另一方面也嫌弃单反的傻大黑粗。

先入的NEX 5N,当时的念头很简单,因为底大,同尺寸价格差不多(当时GF系列和EPL系列价格和NEX差不多)选大底,这是04年我第一次买数码相机在网上看宣传时被灌输的观念,此后一直都这么认为。后来一次巧合加上想体验下M4/3,又入了台GF3。

现在两台机器都用有一阵了,我想从一个菜鸟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 配置

配置明显是5N更好,毕竟价钱贵了那么多。主要优势是这几个地方:
1、底大(这个是废话);
2、翻转屏,除了比GF3的不可翻转屏方便之外,细腻的显示效果也完胜无疑;
3、1080P视频能力,据说GF3可以破解?
4、10张/秒的连拍速度。

用料做工5N比GF3也要好些,金属机身,磨砂手感,喷漆不是亮面的,是哑光的,看起来质感很好,GF3漆面是亮面的,虽然看起来也不错,但是塑料感明显比较重。

 
 
 
 

二、功能

GF3有而5N没的:
1、最高ISO限制,ISO递增量设定(这个很有用,5N没有,可恶)
2、触摸快门(这个容易误操作,我觉得只能算比较有用)
3、触摸自动对焦(这个挺有用的,提高了对焦速度)
4、锁定对焦、同时锁定对焦和曝光(我认为这个功能还是挺给力的,只是作为菜鸟,掌握和运用这个需要一点过程。5N可以锁定曝光但是不能锁定对焦。)
5、智能动态范围设置(当背景和被摄物体反差大时使用,菜鸟表示这功能掌握不好,效果不明显)
6、智能分辨率(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有什么用)
7、场景模式比5N丰富,比如花、食物、宠物、派对等(这个其实就是机内PS,没多少意思,不过多好过少是吧?)

5N有而GF3没的:
1、峰值对焦(NEX的招牌之一,我认为这个功能非常非常棒,因为它,菜鸟也能玩纯手动头而无障碍。)
2、DMF(这个功能也非常有用,配合峰值对焦和放大,非常直观,即使我现在用AF镜,我也默认使用DMF。虽然GF3也有AF+MF同时开启的选项,但是没有放大,也没有峰值,使用时根本看不出效果,我觉得有等于无。)

举个列子,在焦距不变,其他参数也不变的情况下,峰值对焦配合DMF能精确控制焦点:

3、全景扫描,3D全景(对于不懂PS不会合成的菜鸟,全景扫描是很有意思的功能,不过菜鸟表示,这个不好掌握啊,成功率较低)
4、手持夜景(这个挺有效,能降低拍夜景的ISO,使得夜景更细腻,换了GF3不行,假设GF3有手持夜景模式,但是因为高感和5N差距较大,快门速度上不去,太容易拍糊,如果用和5N相同的高ISO来拍,拍出来的片子也会噪点太多不能看)
5、HDR(不少人夸赞的功能,菜鸟表示技术很烂,不大理解根本没掌握这个)
6、笑脸快门(限制不少,用起来比较麻烦)
7、拍摄技巧提示(菜鸟的福音啊,引领入门的简易基础教程,很有帮助)

三、菜单

5N没有充分利用触摸屏,除了能触控对焦之外,仅有的触控操作选项都集中在屏幕右侧那窄窄的竖状菜单里,面积小,选项少,加上过于靠近右侧,左手不方便操作,多数时候都得用右手,效率较低。而且5N的菜单安排的不大合理,一些有很强相关性的设置,却分属于不同的大类,要进行设置得操作分别进入几层子菜单,比较麻烦。

GF3就把触摸屏利用的比较充分,大多数菜单都是全屏显示的,在屏幕上的分布也比较合理,两手同时操作比较方便,比如选择ISO,5N的竖状菜单仅能显示5个选项,而GF3能一次显示全部19个选项供选择,其他也类似。

另外GF3的Q.MENU快捷菜单、DISP液晶屏显示切换按钮、照相模式切换按钮,都设定在触摸屏上,加上右边的拨盘按钮已经官方定义了一些功能,对于菜鸟来说,默认的设置即可方便的上手,5N则需要自己另外做自定义设置快捷键之后,才接近GF3的方便性。

除此之外,5N虽然是电容屏,但是意外的感觉操作没有GF3的电阻屏流畅。

四、对焦

毫无疑问,GF3的对焦快于5N,但是也毫无疑问,优势绝没有论坛上说的那么大。

光线好的条件下,GF3比5N只快一点点,甚至我觉得快的这一点点只是心理作用;
光线弱且是近距离的条件下,GF3的对焦明显比5N快,同时准确率也比5N要好一些;
光线弱且距离稍远的条件下(室内逆光2、3米开外),两者都开始拉风箱,但是GF3还是比5N要快一点,只不过在拉风箱的情况下,快这点也没什么用了。

使用触摸对焦时,GF3的对焦框是可以在屏幕上调整大小的,而5N不行,而且5N的对焦框尺寸也比GF3的小,看起来比GF3的要吃力。

五、快门

拥有电子前帘快门的5N完胜GF3。
快门时滞5N要明显优于GF3,加上5N高达10张/秒的连拍速度,比GF3的5.5张/秒快了几乎一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5N对焦速度慢的缺点。
而且5N清脆的一声快门声,也要比GF3略显沉闷的两声快门声好听。

六、手感和操控

手感是5N完胜,毕竟那手柄不是摆设,价钱贵那么多也不是白贵的。

操控依然是5N胜出,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意外,前边说到GF3的菜单设计和触摸屏比5N利用的合理,为什么我会说操控是5N胜出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块翻转屏。

对我来说,最常用的功能设定包括:ISO、光圈、曝光补偿、场景模式、测光模式、创意风格、照片效果。我相信绝大多数菜鸟最常用的也就这几项,甚至很多比我还菜的菜鸟不会用测光模式、曝光补偿。
5~7项常用功能,使用NEX的自定义快捷键,完全可以在机背按钮上完成设定,因此虽然5N的菜单设计没有GF3合理,触摸屏没有GF3利用充分,但是对菜鸟影响不大,估计对老鸟的影响较大,老鸟技术好,用到的设置项更多,菜鸟嘛,嘿嘿,不懂用那么多功能,反而省事了。


这里顺便提供一个色影无忌上某资深的5N自定义设置供NEX用家参考:

可是翻转屏是物理条件,不是菜单设计能弥补的。就拿我的样片来说,当我把5N摆桌面上,用GF3来拍的时候,我必须要把椅子挪开,然后蹲下来拍;

但是换了用5N拍GF3的时候,我就可以坐在椅子上,只是稍稍抬高一下翻转屏,就能舒舒服服的搞定。

另外其他任何需要胸平取景、腰平取景的情况,5N的翻转屏基本都是秒杀GF3。

路上抓拍,如果你把GF3举起来直直对着人家,我相信多数人都不会同意,或者避开,但是用翻转屏取景,貌似你在看相机,其实你是在拍照,就非常自然,效果很好。

例如这张,当时我低着头看着LCD,轻松的构图然后拍照,而对于没翻转屏的机器来说,就像这张照片的主角那样,当你低头看屏幕的时候,镜头只能向着地面。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很多场景需要蹲下取景的时候,我可以把5N放在腿上,用腿部做一定的支撑,提高相机的稳定性,保证拍片的时候,不那么容易晃动,提高成功率;

换了GF3的拍同样的场景,因为没有翻转屏,你得把头就着屏幕,姿势很别扭,稳定性也差。

此外翻转屏丰富了取景角度,构图时可以获得远超过GF3的选择,构图的重要性我想老鸟们比我清楚得多,翻转屏比传统的取景方式,很明显能够带来多得多的取景角度,角度越丰富,越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构图,同时也更能开阔思路,对拍照的帮助明显有极为正面的影响。

七、画质

其实这个不需要说,公认的事实,同一代差不多价的产品,大底强于小底。

不过作为一只菜鸟,我不懂看那些什么宽容度、动态、层次、焦外、过渡等等,我觉得对于菜鸟来讲,大底优于小底最明显,对菜鸟最有用的地方是高感好。高感好最直接的表现是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提高拍片的成功率。

这一点影响很大,影响的地方也很多。就菜鸟而言,技术方面肯定不如老鸟,比如测光不准、对光圈快门的组合使用不当、懒得携带三脚架、不会正确使用闪光灯,这些问题菜鸟很多都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快门速度不足,于是片子就糊了。

假设需要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降低ISO来保证画质,但是快门速度过慢可能导致容易拍糊;提高ISO来保证快门速度,但是噪点过多可能导致拍出的照片惨不忍睹。这时候要想既不损失画质,又不会拍糊,相信老鸟们肯定会想到换用大光圈镜头或者用三脚架、闪光灯等辅助器材。

换用大光圈镜头来提高快门速度,这个成本很高,远比使用三脚架和闪灯的成本要高,而且效果还比不上三脚架。当然,大光圈镜头之所以贵,还有其他地方的提高,不过大光圈镜头效果的提升从来都没有价格的提升来得惊人,菜鸟的发烧程度也不高,是否有必要上高价的大光圈牛头,应该谨慎点。

对一台微单来说,机身和镜头的重量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有三脚架重,需要带三脚架出行,微单的便携优点就大打折扣。购买三脚架、闪灯需要额外掏钱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技术问题。使用架子和闪灯对老鸟来说不算什么,对菜鸟来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闪灯的运用。

从成本、便携加上技术这三点来看,我认为高感对菜鸟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5N的高感比GF3强了大约两档,适应环境光线的能力更强,使用率更高,非常方便。

其次5N的虚化能力优于GF3。

对我这个菜鸟来说,虚化能力是我当初选择大底的第一考虑,但是用下来才发现虽然GF3的虚化效果没有5N突出,但是对我来说也是足够的,没有高感的差距那么大,不过大底的虚化优势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

想要获得虚化效果有两个选择,焦距不变加大光圈或者光圈不变增加焦距。如果是同样的光圈,同样的等效焦距下,大底的虚化效果好于小底。也就是说,小底想要获得和大底相同的虚化效果,需要更大的光圈或者更长的焦距。

大光圈镜头都贵,这个实现成本比较高,不过对小底来说,长焦距较易实现。NEX的等效焦距是X1.5,而GF3的等效焦距是X2,焦距统一调为30MM,在NEX上,等效为45MM;而在GF3上,就等效为60MM,获得的虚化效果一样(这里我没做过实验,只是打个比方)。

但是获得相同的虚化效果却带来了构图的问题。以刚才那个例子,本来计划拍半身像,用45MM刚好,但是换了60MM,拍出来就是大头贴了。

如果想用45MM拍大头贴,同时获得之前需要的虚化效果,1、在原来半身像的基础上,裁剪照片,2、拉近距离,减少光圈。

如果想用60MM拍半身像,同时获得之前需要的虚化效果:后退一定的距离,加大光圈。

从实现的难度来看,后者的要稍微高一些。后退一定的距离需要空间,当空间充裕的时候,这个没难度,但是碰到空间狭小的地方就不行了,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增大光圈,这个难度较大,特别是当你已经在使用最大光圈时,除非你换镜头,否则你无法再增加光圈值,而且通常一支镜头使用最大光圈时,画质都会有一定的损失。

也就是说,GF3要实现和5N一样的虚化效果对技术有一定要求,不如5N方便。

换个角度,同样的等效焦距,5N可以用小一点的光圈实现GF3大一点的光圈才能达到的虚化效果,小光圈镜头通常比大光圈镜头便宜,那么仅就虚化来说,5N在搭配镜头上会比GF3成本更低。

八、便携性

5N和GF3相比传统单反来说,都要明显小很多,拿5N和入门级别的尼康3100来对比下:
     
5N+1855
GF3+1442
D3100+1855
分别相差%
尺寸(MM)
110.8*62*98.2
107.7*67.1*94.6
124*96*154
63%  63%
重量(克)
463
429
770
40%  44%

5N和GF3仅就套头来说,相差非常微小。如果考虑到辅助器材,GF3弱于5N。由于高感的不给力,在一些5N可以直接使用的情况下,GF3需要借助辅助器材,前边刚刚说过,一个三脚架的重量基本都超过一台微单的机身加镜头,于是…………

M4/3的相对NEX的便携优势,是建立在更换饼干定焦之上的。对菜鸟而言,定焦远不如变焦方便,事实上绝大多数菜鸟都是一支套头用到换机的,而且M4/3的定焦饼干没几只便宜的,我认为M4/3是用方便性来交换便携性,或者用钱来买便携性,对菜鸟来说是否值得要看各人自己的取舍了。

九、镜头群

镜头群是NEX最大的硬伤,对比M4/3明显要少,不过从菜鸟的角度来看,由于技术不足,对自身需要的认识不足,对于镜头的配备要求,通常会以方便为主,对于特定的焦段没有老鸟要求那么细致,因此菜鸟对于镜头数量是否够多,并不会像老鸟要求那么高。

在菜鸟中,变焦的使用率绝对远超定焦,希望一镜走天涯的菜鸟肯定是大多数,从我自己这只菜鸟的体验来看,使用定焦时,视角、构图都让我觉得很不方便,很不适应。

老鸟们说一支标头走天下,广角不够可以拼一拼,长焦不够可以裁一裁,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拍的时候就能够在脑海里虚拟出一幅想要的画面,然后再拍出需要的照片拼接或者剪裁,这对我们菜鸟来说,难度实在不是一般的大……

稍微进阶一些的菜鸟,会考虑选择定焦,通常不会离开24、35、50等几个经典焦段。

从这几个最经典的焦段来看:

1、套头:1855 VS 1442

套头从来都是菜鸟们用得最多的镜头,甚至可能是用得最久的镜头,很多小白基本是一支套头用到换机。以1855和1442来说,1855无论用料、做工、手感还是素质都胜出,甚至体积都胜出,1855是62*60,1442是60.6*63.6。

还有X1442,这支镜头从价格和素质上看,都明显不值,只有体积有点吸引力,K大在M43镜头群点评里也说了,除非有强烈的饼干情节,否则还是不要考虑这支镜头了。奥巴的1442因为没防抖,就不加入对比。

2、等效24MM:E16/2.8 对位 12/2

和套头的对比反过来,用料、做工、手感还是素质,12/2都足以秒杀E16,只是价格方面两者实在相差太大,800对5000…………,体积方面轮到12/2做保温杯了,43MM的长度几乎是E16 22.5的一倍了。
此外根据K大的点评,这镜头用在松下机身上稍微悲剧。

E16有一点好玩之处,就是两支附加镜,ECU1和ECF1,接上之后可以分别实现18MM和15MM的超广角,可谓一支镜头三种玩法,这两支附加镜都不贵,TB上都是6XX一支,全部都收齐了,也不到12/2的一半价钱。

尤其是ECU1,在无忌上备受好评,接上E16之后,有脱胎换骨的效果,而且就连M4/3系统也可以使用,不少用14/2.5的玩家也收支ECU1来玩,虽然松下家也有类似的附加镜,但根据无忌的说法,画质差而且价格高,反而不如ECU1受待见。

3、等效35MM:17/2.8、20/1.7和适马S19/2.8对位E24/1.8

无论是17/2.8,19/2.8还是20/1.7,在体积和价格上都比E24有明显优势,但是考虑到小蓝标无可匹敌的金字招牌,而E24从实际表现来看,总算还对得起这个小蓝标,所以这里对比还是E24胜出。不过从我个人来看,E24实在贵的不值。

4、等效50MM标头:25/1.4独孤求败

NEX这边适马S30/2.8勉强能算,S30被誉为E口性价比最佳,1200的售价不过25/1.4的三分之一,曾看到评价S30:适马在教SONY做镜头。不过即便如此,S30显然还不是莱卡标25/1.4的对手。

最近E35/1.8频繁曝光,很可能9月面世,据传其体积和S30相当,如果属实,那么等效焦距52.5MM的E35/1.8和25/1.4对位会非常令人期待。

5、人像镜:45/1.8对位E50/1.8

这两支真正是棋逢对手,两者的素质难分伯仲,价格也极其相似。

虽然45/1.8体积小重量轻,但是45/1.8没有防抖,用在松下机器上稍微吃力,50/1.8则有防抖,算上防抖的因素,E50在体积和重量的劣势是可以理解的。

考虑到大底本来就在快门速度上有优势,有防抖的E50弱光环境下显然会优于45/1.8。

奥巴近期刚出了75/1.8,应该是对应135焦段,TB上平均售价高达6700元,实在太昂贵,虽然NEX还没有对应焦段,但是考虑到这个价位,会选择75/1.8的人显然寥寥无几,从菜鸟的角度出发,可以忽略。

总的来看,NEX虽然负多胜少,不过就公认最常用的5个焦段来看:1、套头,NEX胜出,2、广角,NEX完败,3、人文,NEX惨胜,4、人像,两者旗鼓相当(加入75/1.8的话,算NEX小败),5、50MM标头NEX无人应对。以上对比NEX是2胜2败1平(或者说2胜3败),差距没有两者的镜头数量对比那样明显。

对菜鸟来说,这5个焦段都能玩得转的几乎没有,更别说其他焦段了,而且就算是老鸟都未必会将这5个焦段都配齐,何况菜鸟呢?所以菜鸟不需要特别在意镜头群的数量,还是根据自己偏好的焦段来选择比较理智。

附一张表,对比下最常用5个焦段NEX和M4/3镜头。
     
尺寸(MM)
重量(g)
平均价(元)
滤镜尺寸  (MM)
最近对焦距离(M)
套头
E1855
62*60
194
700
49
0.25
P1442
60.6*63.6
165
600
52
0.3
24MM
E16/2.8
62*22.5
67
800
49
0.24
O12/2.0
56*43
130
5000
46
0.2
35MM
E24/1.8
63*65.5
225
7200
49
0.16
O17/2.8
57*22
71
1250
37
0.17
P20/1.7
63*25.5
100
2350
46
0.2
50MM
S30/2.8
60.6*38.6
130
1300
46
0.3
P25/1.4
63*54.5
200
3600
46
0.3
人像
E50/1.8
62*62
202
2100
49
0.39
O45/1.8
56*46
116
2200
37
0.5

题外话:关于转接。

NEX玩转接极为出名,我虽然是菜鸟,也忍不住尝试了下,前后试过4支镜头,35/50/45/28,我觉得转接于NEX来说,既是遗憾也是学习的好机会。

NEX镜头群不足,很多人无奈玩转接,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转接也令使用者能遍尝各家镜头的独特味道,掌握不同镜头的特性,逐渐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NEX出色的峰值对焦和放大辅助功能能帮助使用者快速上手MF镜头。

不过玩转接老镜头,光圈越大越好,因为转接之后无防抖,最好能使用大光圈镜头来保证快门速度,尤其对于菜鸟而言更需如此。

然而大光圈老镜头价格也不低,也就只有50MM焦段较易接受,这对菜鸟来说不是轻松的事,高富帅除外。

总的来说有利有弊,玩转接老鸟们可能会觉得比较有意思,喜欢蔡司的明艳可以上蔡司,喜欢莱卡的深沉可以选莱卡,还有无数特色鲜明但是风格各异的品牌可以体验,然而菜鸟始终会觉得不够方便,如果没有心思深入学习摄影技术的,转接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M4/3也可以玩转接,不过一来法兰距不佳,有些镜头转接不了;二来焦距系数大,什么镜头到了M4/3等效焦距都得*2,超广变人文,广角变标头,标头变中长焦,中长焦就变成打鸟了……而且M4/3也没有针对MF镜头开发合适的辅助技术,使得转接难以上手。

十、实际拍片体验

1、拍小孩子

我当初买来就主要是考虑拍我儿子,由于小孩子好动,我本以为GF3对焦快会令抓拍容易,然而出乎意料,反而是5N好使。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转屏,二则是高感。

以我儿子为例,1岁出头的小孩子,小不丁点,经常得蹲下来拍,甚至蹲下来都不够,这时候翻转屏非常方便省事。

其次高感好,室内弱光下拍小孩子,高感好提高了快门速度,提高了拍片的成功率,这种时候,GF3对焦快也没用,如之前所说的,提高ISO,画面惨不忍睹,降低ISO,快门速度不够,太多糊片,拍出来也没意义。

此外5N还可以用高速连拍,机关枪扫过去,以量来弥补对焦速度的不足,拍十几二十张总有1张成就行了。


另外一些样片:
5N转接改E口的雅西卡 45 1.7



5N+18200


GF3+1442


2、拍静物

拍静物,GF3和5N差距并不大,放一起对比的时候,5N的画质显得比GF3稍微细腻点,距离远看不出什么差别,只是实现虚化效果时,GF3要稍嫌麻烦。

此外就是室内构图时,因为我很多时候在办公室拍,空间小,GF3没翻转屏,我经常得蹲到桌子下面去,比较麻烦。

我尽量使用相同的等效焦距和光圈快门:



从这张看,5N焦距32,等效48,GF3焦距24,等效也是48,大家ISO、光圈、快门都一致,但是注意右边显示器支架和左边台历,可以看出同样的视角,大底的虚化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这张要说下,GF3这张焦点没对到花上,当时拍的时候,第一下没对到花上,但是快门已经按下去了,对焦快是GF3的优势,用的次数多了估计会下意识的就依赖或者过度信任它的对焦,那么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而5N因为峰值对焦的缘故,有峰值提示,马上就看得出对错焦,可以立即修正,GF3则是拍完之后才发现然后重拍,
当然,这只是很特别的例子,不过由此可以看出峰值对焦的便利性以及对精确对焦的帮助。


其他一些样照:
5N+潘太康 28 2.8


GF3+1442


5N+18200


GF3+1442


5N+18200


GF3+1442


5N+雅西卡 45 1.7


3、拍风景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种说法,拍风景必须上全幅,我不理解,也没有机会体验全幅,就5N和GF3来看,和拍静物的情况差不多。
风景照的样片都是5N的,没有GF3的,因为我更喜欢用5N,所以5N的样片好不少,如果拿来对比,估计很多人会喷我黑GF3,所以我干脆只放5N的好了。


十一、总结

从我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对我等菜鸟而言,5N比GF3好用不少,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感二是翻转屏,反而画质方面的差距我觉得基本可以接受。

5N对焦慢,镜头选择少的缺点,对菜鸟来说,影响不算大。

说到这句,我相信很多M4/3用家肯定会喷我,对焦和镜头群是相机系统极其重要的部分,我反而说不如高感和翻转屏影响大,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其实大家的角度不同,我一直都强调,我是从菜鸟的角度出发来看。

拍照的过程从测光、构图、对焦到最后按下快门,老鸟可以一气呵成,菜鸟显然不行。

不过菜鸟技术烂是烂,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菜鸟也不会随便举起相机就拍。


随便到景区去看看,用卡片机的,用手机的,绝大多数人拍照时对着液晶屏构图都要看好一阵子,这么长时间的构图,5N比GF3的对焦速度只不过慢0.X秒,完全够用啦。

5N可选镜头虽然少于GF3,但是经典的焦段基本都有,素质有好有坏,和GF3这边比,稍弱但也够用。

便携性其实差不多,素质好的镜头尺寸都不小,E24尺寸是大,但是换位来看,12/2相比E16,尺寸也明显超出。

因此我认为5N的对焦和镜头群这两个重要缺点,对菜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高感对于菜鸟的重要影响,在前面我已经表达的很清楚,这里就不重复了。

总的来说,5N比GF3更适合菜鸟,当然,这是一次不公平的对比,5N无论是价格还是定位,都要高于GF3,胜出是很正常的。

回头看看,居然废话写了这么多,我觉得我真的是脑子进水了……

这次头脑发热搞出长篇大论,不自量力班门弄斧,打字打的有点崩溃,只是觉得不写完又对不起之前鼓捣出来的这么多字,唉,勉强写到现在,赶紧结束是正紧,做好挨板砖的准备,我会带上潜水装备,潜入深水区好好躲一躲。


https://www./thread-544306-1-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