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理报告里的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

 肺癌那点儿事 2019-02-16

免疫组化,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病理诊断中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送检的标本进行切片、染色,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以此来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免疫组化对于病理诊断中肿瘤的鉴别诊断、肺癌类型的判断,甚至对肺癌后续治疗都十分重要。免疫组化检测是患者最早接触到的检测方法,一般病理检查时就会用上,严格来说免疫组化不能检测基因信息,但是它却可以指导靶向药使用,因为基因的变异会使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产生变化,我们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到蛋白质的异常变化就能得知相关基因可能产生变异。


比如通过Ventana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癌细胞表面有大量ALK融合蛋白即可判断存在ALK基因融合,适合应用ALK靶向药。但是由于免疫组化无法真正检测到基因信息,对于具体基因突变位点是无法知晓的,这限制了免疫组化的应用,不过免疫组化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适合作为基因融合或扩增的初筛检测方法。


免疫组化中常见的两个分子分型是EGFR、ALK,若出现EGFR(+),不能说明有EGFR基因突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基因检测。


根据最新版《中国EGFR与ALK阳性NSCLC诊断及治疗指南》,推荐病理诊断为肺腺癌、含有腺癌成分、具有腺癌分化或不能分型的NSCLC患者进行EGFR 基因突变检测,不吸烟或活检标本诊断的鳞癌患者也应进行检测。而一旦检测出基因突变阳性,将可能会有相应疗效不错的靶向药物可以使用。“﹢”、“﹣”在鉴别诊断当中都有临床意义,并不能说“﹢”就是好,“﹣”就是不好。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一起多多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