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归肺、心、膀胱经。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矿生 2019-02-16
​桂枝
中药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权威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中文学名
桂枝
别称
玉桂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归肺、心、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
相关配伍
①与白芍等同用,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
②与枳实、薤白等同用,用于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
③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用于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者。
④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用于治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
⑤与附子同用,可用于风寒湿痹,肩臂疼痛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禁忌
桂枝辛温助热,易动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