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可讲事 2019-02-16 17:11:04 唐朝有一位叫做柳宗元的诗人,写过一首名为《江雪》的诗,在这首诗中,他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山在鸟不在,万里的地方却没有一个人,只有一叶孤舟和一个蓑笠翁,在独自钓着这寒江里的雪。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非常美的,也让人每每在读起这首诗的时候,都在想,这样的景象究竟该是何等的美好啊!但在唐朝过后,我们也真的迎来了一副优美的画卷,从其中,更是可以懂得这首诗的精髓。 那就是《寒江独钓图》,这首由南宋画家马远创作的画作,是我们的国宝,本应该成为我们手中的珍宝,但很不幸,如果如今你想要看到这幅画,那你就要去日本东京的国立博物馆才能一窥真容了。关于这幅画究竟是如何流传出去的,我们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幅画的遗失,就是在晚清到解放前的那段时间的。 当然,我们今日不讲这幅画的遗失,就说说这幅画的本身。这幅画是一副具有鲜明中国画特点的画作,这其中的重点,就在于这虚实的运用。我们都知道,在国画中,最喜欢就是运用虚实的手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古代的画家更是坚持着这种做法,虚实结合,让没有笔墨的地方也可以自己在那成为一个妙境。 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是一个孤舟载着一个穿着蓑衣的渔翁在垂钓。在这幅画中,只有船体的旁边有些许的水波纹的痕迹,除此之外,再没有了其他的内容。但偏偏,就是这样的景象给我们一种江河浩荡的感觉。要知道,不画水,却能让人看到水,这个境界是非常难得的。但偏偏这幅画做到了,它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了在江中垂钓的老者,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这寒江的壮阔。 江水上什么都没有,这种空白,更是让人感受到这江上的萧瑟,而从这空白中,反倒又突出了这独自垂钓的老者,这样的笔法,更是给欣赏者一种无限的想象力。可以说,这是一幅画家在自然和心灵相结合之下的产物。欣赏,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的事情,但面对这样的一幅画,如何欣赏,看到了什么,这大概都是因人而异的。只不过,到了最后,每个人都会为这幅画的壮阔而感动吧! 马远是创作这幅画的画家,他出生在南宋那个以文为主的国家。而当时的他,因为家中父兄多是画院的画家,他更是因此继承了家学,在那个年代里,他就常常会被当时的帝王招进画院当中。对于这样的一位画家来说,画好自己心中的画,大概是他最珍惜的事情了。只不过,很可惜,他留存的作品不算多,而这幅寒江独钓图更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无奈流亡海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