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症状表现:肝脏大,胁下刺痛,痛处固定,肝区疼痛拒按,面颈部可见蜘蛛痣。舌质暗,边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红花10克,山楂50克,橘皮20克。 【功效】 理气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伴消化不良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民间偏方》。 偏方2 【组成】 青皮10克,红花10克。 【功效】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肝区疼痛伴消化不良者。 【制法】 将青皮切成丝,与红花加水10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沸,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代茶频饮。 【疗程】 连续饮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内科常见病验方精编》。 偏方3 【组成】 生大黄3份,桃仁2份,水蛭5份。 【功效】 活血化瘀,导滞化浊。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伴大便不畅者。 【制法】 将上药用水冲淋洗净后阴干,研成细末。 【服法】 每日3次,每次5克,温开水送服。 【疗程】 连续服用15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水蛭有小毒,不可过量。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 桃仁6克,川楝子6克,延胡索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 【功效】 疏肝养血,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肝区疼痛明显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 丹参100克,红花50克,黄豆1000克,黄酒、蜂蜜、冰糖各适量。 【功效】 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伴消化不良者。 【制法】 将丹参、红花冷水浸泡1小时后煮沸,小火煎煮30分钟,如此再煎1次,滤出药汁合并;黄豆用冷水浸泡1小时,加水大火煮沸,入黄酒少许,小火煮至浓汁,滤出豆汁。两汁混合,入蜂蜜、冰糖蒸2小时,冷却装瓶。 【服法】 每日2次,每次15毫升,饭后1小时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 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克。 【功效】 活血化瘀,行气祛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伴胃脘部不适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浓汁,加蜂蜜收膏。 【服法】 每日2次,每次20克,温开水送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 柴胡6克,三棱6克,莪术6克,枳实10克,党参10克,鳖甲10克,当归12克,云茯苓12克,川楝子12克,赤芍15克,白术15克,生山楂30克。 【功效】 行气活血,疏肝健脾。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伴消化不良,食少体倦者。 【制法】 将鳖甲加水1000毫升先煎1小时,加入其他药添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陕西中医,1991,12(3):103。 二、食物治疗偏方 偏方 【组成】 鲜山楂40克,蜂蜜10克。 【功效】 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肝区疼痛伴消化不良者。 【制法】 将山楂洗净晾干,切成两半,加水煎煮30分钟,兑入蜂蜜。 【服法】 每日2剂,早晚各1剂,食山楂、喝汤。 【疗程】 连续食用30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民间偏方》。(杨继军,张蕴,史红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