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一支英国探险队来到重庆市奉节县一个名叫“小寨”的地方,他们在这片崇山峻岭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 坑之广大,令人惊叹,向坑中俯瞰,更是深不见底。 兴奋之中,他们并不知道此次发现意义非凡,眼前的这个巨坑正是迄今为止已被发现的地球上容积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 为了揭开小寨天坑形成的秘密,《地理·中国》摄制组来到了重庆市奉节县展开考察。 考察队通过垂降来到天坑底部,发现坑中不仅存在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坑底还发育着高达百余米的溶洞,一条河流穿洞而过,流入地下暗河。 在对坑底溶洞考察后,大家发现溶洞内部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垂直竖井。 看来,小寨天坑的深度远不止已测得的六百余米,真正的深度无法估计。 坑底的河流为考察队提供了新的线索,专家告诉考察队员,小寨天坑的形成是由于地下暗河的不断冲刷,逐渐掏空石灰岩体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地下洞穴,在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洞顶的岩体向下剥落,洞穴最终出露地表,形成天坑。 在随后的考察中,队员们发现奉节县不仅有世界上容积最大的天坑,这里还有一条长达约14千米的大地缝,以及世界级的地下暗河系统。 更令人惊叹的是,距离小寨天坑约70千米处就是名震中外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 为何如此多的世界级地质奇观集中出现在奉节地区?小寨天坑与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呢? 专家推测,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就在这里的地下暗河之中,考察队在地缝深处发现了一个地表河水向地下转换的入口。 这些地下暗河水最终去哪了呢? 考察队最终在距离小寨天坑约60千米的旱夔门找到了迷宫河,这里便是地下暗河的出口。 从迷宫河磅礴的水流可以看出上游地下暗河的水势之凶猛,正是这些日夜奔腾的河流数百万年的不断冲刷,加之伴随地壳剧烈运动导致岩层出现的大量裂缝,流水顺着裂隙不断侵蚀。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小寨天坑、地缝、长江三峡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
|
来自: Oldcowboy909 > 《天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