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斗 近期,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 董明珠说:“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五年之约、十亿赌局就要在今年双十二揭晓,董小姐已经信誓旦旦提前宣布胜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赌局,对赌双方又是如何布局的? 戏言岂能不当真?一决雌雄 2012年阿里巴巴与万达集团有一场“亿元赌局”,而在2013年,一场国内更为壮观的赌局出现,对赌双方——格力与小米。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上演了一场好戏。董明珠与雷军立下了赌约: 雷军先发制人:“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董明珠语出惊人:“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 众目睽睽之下,两个大佬打赌不同凡人,五年之约,十亿赌局,以业绩说话,用企业发展定输赢。 在这场赌局中,雷军和董明珠显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预测自己能够战胜对方,成为赢得胜利的一方。如果知道自己必输无疑,任何赌都打不起来。 从科学角度讲,仅依靠预测而做决定的人往往会承担更多的风险,甚至失败。 因为预测者在现实面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据研究,过于自信的飞行员有时更易导致机毁人亡,仅仅依靠对数据的预测而做出决定,也会导致人们承担更多的风险。 董小姐是位“狠角色” 董小姐从基层业务员做起,仅仅用了17年时间,坐上了格力电器的第一把交椅——格力集团董事长。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董小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狠角色”。 1954年,董小姐在南京的一个普通人家呱呱坠地,兄弟姐妹一共7人,她最小。 谁也不曾想,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子,日后会成为举国瞩目的商界女强人。 中学毕业后,董小姐考上了安徽省芜湖干部教育学院,学习统计学。 毕业后,董小姐回到老家南京,在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董小姐的日子原本就如千千万万的女子一样,平平淡淡、相夫教子。这样的小日子虽平淡倒也甜蜜。 “天不遂人愿,人不遂人心”。1984年,董小姐的生活出现了巨大变故,丈夫突然离世,家里的顶梁柱垮了,只留下了一个两岁的儿子。 天塌了,擦干眼泪,还得面对现实。 1990年,36岁的董明珠毅然决然的离开家乡南京,南下珠海,加入格力。从此,她将在这里成就自己也成就格力。 初到格力,她是最基层的销售员工。第二年,她将格力在安徽的销售额提高到1600万元。 1994年,格力遭遇一场严重的危机,公司的销售人员“集体辞职”。董小姐认清形势、不为所动,被全票推选为公司经营部部长。 在董小姐的一路打拼下,格力在此后的10余年中,无论是销量、营收还是市场占有率均占据行业首位。 虽说董小姐的事业一帆风顺,但也免不了有些“糟心事”。一边是与雷军的明争暗斗,另一边是魏银仓的“背叛”。 聪明有如董小姐,也有看走眼的那一天。 2016年,为了魏银仓,董小姐不顾股东阻拦,执意投资银隆这个她自称是“就像长期埋在沙漠里的金子,我们要把它挖出来”的潜力股。 这个银隆就是魏银仓创立的,借董小姐的势,银隆一时间声名大噪,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独角兽”,由此可见,魏银仓是懂得借势营销的。 这一边,信誓旦旦的董小姐,还在勾画着未来的蓝图。那一边,魏先生很快就会给她一个下马威。 2017年6月,在《对话》节目里,魏银仓的一句“尽力而为”,让董明珠瞬间翻脸,“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2018年初,银隆资金链危机全面爆发,工厂停摆、被查封,多家供应商纷纷对其发起起诉。 对事业精益求精的董小姐怎会甘心失败!要做就做到最好,要么就不做。那个一如从前带领格力突破重围的董小姐,仍旧是雄姿英发、斗志昂扬。 ![]() 古之成大事者,不乏狠角色,刘邦在危难时可以抛妻弃子,还曾有经典为证“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董小姐虽不至此,但面对“背叛”,绝不手下留情。 ![]() 董小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撤销了魏银仓银隆董事长的职位,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全面接手银隆。 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发函声称,银隆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目前公司已报案。 当日中午,魏银仓立即反击“已经起诉她(董明珠)了”。 ![]() 有句话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董小姐正值格力连任的关键时刻出了这样难堪的事,自然也有人就此做起文章。 “投资银隆是董明珠个人财务投资。这属于别人公司内部纠纷,与我们无关”。一句“别人的公司”,将董小姐和格力划清了界限。 ![]() 且看董小姐在四面楚歌之时能否打赢雷军。 敢与女人争高下,雷军扭转战局 在对赌之初,董明珠有绝对的优势,五年来,小米一直在奋起直追。 2018年10月30日,格力电器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表,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211.18亿元,同比增长36.59%。第三季度净利润83.12亿,同比增长38.35%;公司基本每股收益3.51元。2015年、2016年,小米营收分别相当于格力的68%和63%,格力似乎胜券在握。 格力集团是国有企业,主要生产空调、电风扇、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在行业内也是领军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在销售渠道上不走寻常路,它的销售思路是,由经销商自行投入建立售卖,但必须专卖,最终投入到专卖店、大型商超等销售平台。 格力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国家助力的结果,民族品牌有望成为世界品牌。 五年前,在雷军与董明珠双双获得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舞台上,两人立下5年之约10亿赌局。 ![]() 那时的小米仅成立3年,而格力已有22年的历史,营业额超过300亿,是小米的3倍左右,董小姐似乎稳操胜券。而今,小米的发展速度却是令人瞠目。 小米这家公司,在三年间从0开始做到了100亿美元的估值,成就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段神话。 ![]() 最初的小米处在一个“腹背受敌”的环境中,前有苹果手机,后有国产品牌华为。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小米推出了被誉为“首款全面屏”的手机“MIX”又开始了飞速发展。 2017年小米突然发力,营收达1146.2亿,相当于格力的77%。从上年两家的增速来看,小米营收增速为75.4%,格力为31.5%,小米如果能够照此趋势下去,将有望完全超越格力。 ![]() 小米在产品上注重用户体验,格力则是注重商品本身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两者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消费用户。 2016年小米手机全年出货量为5500万台,2017年则为9100万台。小米宣布,手机今年出货量已经超过1亿部,提前完成了雷军此前提出的2018年度手机出货目标。 另外,通过小米之前的招股书来看,2018上半年小米实现了796.48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4%,其增长速度远超格力电器,如果小米可以保持第二季度增幅的话,小米在今年第三季度有望再创新高。 在销售模式上,小米和格力的区别在于,一个有代理商另外一个没有。而这也意味着,小米更加贴近用户。 小米目前产品的核心是手机,格力是空调。小米的CEO雷军曾说过“自己就是一头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猪”,这头“猪”到底能不能够飞的起来,要看移动互联网的风力有多猛。 ![]() 此外,小米已经走向了跨界公司的行列,与阿里、爱奇艺一同成为互联网+实战的企业。实力与机遇,这才是谁能笑到最后的关键。 赌局背后——董明珠赢得了人心,雷军赌对了趋势 一边是世纪赌局,一边是两位大佬的出拳招数,你来我往,势均力敌,才有戏看。 综观赌局,先看同类产品价格战: 2015年:格力发布手机。 ![]() 2016年:3月初,格力推出电饭煲,售价1199元。 3月29日,小米生态链品牌米家发布首款电饭煲,售价999元。 格力表决心: 2017年:董明珠接受央视财经采访表示“我相信我会赢,其实要不要钱真的不是太重要,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激励大家,我认为更多的是让人们更加有一种激情。” ![]() 2018年:董明珠在接受央视财经的采访中再次回应“10亿赌局”时,表示届时会请国家审计署对两家企业进行审计,“这个赌还是会继续履行,认真对待。” 小米抢地盘: 2018年:7月小米推出售价1999元、公测价999.5元的米家互联网空调,直逼格力核心市场。 截止到今年11月19日,根据两家最新的财报显示,小米以508.46亿元的营收落后格力68.76亿元。 在短短20几天的时间内想要补齐近70亿的差距,对小米来说并非易事。 ![]() 但无论输赢与否,对于雷军来说,在5年时间能够与董小姐这样的大咖站在同一舞台上对决,无论对于雷军还是小米,都是一场无悔之战,输不起,就打不赢,敢于输给格力,小米并不掉价。 有了这场赌局作为引子,吃瓜群众才会仔细分析大佬的出招手段,两家的广告费大概也省了不少。 众所周知,格力的明星只有一个——CEO董明珠。谈起不请明星代言,董事长放出话来:“很多人都说董明珠的广告自己代言,能不能低调点。我在想演员做广告,花几千万,未必是一个承诺,而我给消费者承诺,我可以做世界上最好的产品。” ![]() 董明珠真可谓“女中豪杰”,此话一出,估计圈粉无数。这场赌局对于格力来讲,可谓是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做了一场社会化传播,给企业制造了一个话题。 这个话题实质反映了格力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和董明珠的决心,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赢得了人心。 这场赌局对二者来说,是两家企业的双赢。小米赌的是未来的趋势,小米今日的成功得益于对趋势的把控,在社交媒体中制造舆论,电子商务网站运营力度超过了产品本身。 ![]() 据统计,小米手机有12%的故障返修率,一般的企业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恐怕早就束手无策亏本关门了,而小米却依旧不断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小米在社交媒体中对舆论的把握,很好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企业品牌。 同时,小米不断进行颠覆式创新,基于“谷歌”安卓进行深度开发,不断更新版本,为追求时尚和新鲜感的消费人群提供了平台,在手机系统上不断做出优化。 ![]() 小米不是第一家在网上销售产品的企业,但是却是网上做营销取得显著成功的企业,这得益于小米很好地把“米粉”和销售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光卖手机还是不够的,需要扩充自己的产品,做电器是再好不过。 所以,跟董明珠的这场对赌,雷军心里还是有谱的,就算输了,大家也都知道小米进军家用电器行业了,这是小米的一种传播策略,也是一种营销战略,更是一种对趋势的把控。 ![]() 在如今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里,企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飞速发展,仅仅凭借以往的传统经营策略和资源,难以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立足。 小米要做互联网生态链就要涉足家电等传统行业。格力想打破业务成长的“天花板”,需要考虑转型互联网这片热土。 格力和小米的十亿赌局,真正的意义在于,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两家企业在互相PK的过程中牢牢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
|
来自: 昵称22346171 > 《经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