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寒沟正确挖掘方法,你真的知道吗

 阳光雨露大地dy 2019-02-16

现在大棚里很多防寒沟,要么挖在棚子外面,要么就简单的在棚里挖一个30厘米宽、40厘米深的沟,然后填上草就不管不顾了。实际上,这些操作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基本没有什么防寒效果。

那么,真正有效的防寒沟要怎么挖呢?

挖防寒沟之前,首先要明确防寒沟要设置在温室边沿,而不是仅仅在南部边沿挖,温室四个边都要挖沟,只不过是南边那一条边要改建成储水蓄热防寒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在温室前沿挖出一条宽40厘米、深50厘米的东西走向的条沟,沟的南面紧靠温室外沿,站立埋下一排深50厘米,厚2-3厘米的泡沫塑料板(泡沫板可以防止温室热量外传,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也可以用旧薄膜包裹碎干草代替泡沫板。沟底需要铺一层碎草,然后用两层旧薄膜把沟底、沟沿全部严密盖住,然后在沟内铺一条粗度直径为50厘米左右的塑料薄膜管,一般选用80厘米宽的双面塑料管,长度和温室长度相当。

做完这些之后,先把塑料管一端开口用细绳缠紧,并将管子垫高,再从另一端开口灌满水(塑料管内的水,白天吸收和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稳定室温,改变夜间温室沿部位温度偏低白天温度偏高的弊病),再将开口用绳子缠紧垫高,要确保绳子够紧不漏水。

温室其他三条边沿,要各挖一条宽20厘米,深40厘米的窄沟,沟内填上碎草,草要填满,踏实。

我们都知道,在寒冷的冬季,碎草是苗木保温的法宝。干碎草能够吸收棚内的水蒸气,降低空气湿度,同时,碎草吸收水分之后,会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发酵,这样不仅能够释放热量,提高棚内温度,也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原料,从而增强棚内植物的长势,同时碎草也能够有效防止土壤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棚内土壤温度。

在挖掘防寒沟的时候呀主义,整个棚子四周都要挖,沟要挖在薄膜管前面,并盖上厚厚的草,最后盖大棚膜。薄膜外面要压上土,这样大棚膜上的水就能流进草里,草受潮后能够发酵,发酵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此外,山墙和后半部也要挖防寒沟。沟宽20厘米,深30厘米,用麦糠或者麦秸秆填满,踩踏实。这些草能够防止热量散失,也能够吸潮,降低棚内湿度,同时释放二氧化碳,有效保暖。(苗木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