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朝为何能统一六国?看看秦军铠甲就知道了

 山地之仔 2019-02-17

我国的铠甲雏形诞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冷兵器时代,铠甲服饰在我国服饰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对秦铠甲进行介绍之前,必须对先秦的铠甲制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原始社会晚期,各个部落不断兼并,战事频繁,处于增强防护能力和战斗力的目的,铠甲因此而生。

我国最早使用的甲是藤甲。原始兵器的材质是石、木、骨、角等非金属材料。后来为增加藤甲的防护效果,开始在藤甲表面蒙上各种皮革。先秦时期,铠甲多用革制造,称之为“甲”。西周时期,铠甲的制作已经开始向金属材料发展。他们的“兵事之服”,也就是出征所穿的韦弃服。当时铠甲的设置,兵的铠甲要比帅的铠甲短一些,衣料要粗一些而已,政治意味和美学价值都还没有体现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大量使用皮甲外,青铜铠甲也被广泛制造。直到战国后期.铁的冶炼技术逐渐成熟,于是开始用铁制造铠甲“铠”。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强国,由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秦代的军事铠甲资料也是迄今为止所有朝代中最全面、最详细、最准确的。从秦朝出土的兵马俑中我们可以发现,秦朝的铠甲设计已经具备很强的政治意味,军队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许多学者对秦铠甲的质地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不少研究成果表示,秦铠甲的质地以皮质为主,同时,也存在金属铁之类的铠甲。而设计的美学价值也开始凸显出来,冠、帽、靴,以及各种装饰物都开始运用于铠甲的设计。

这些铠甲的特点是,以上片压下片的甲片构建胸部区域,以下片压上片的甲片构建腹部区域,从而方便战士的活动。而当我们从腹部中线进行观察,可以看出甲片都是由中间不断向两侧叠压,而肩部的甲片组合与其腹部自合相同。秦朝的铠甲己经实现了制式化,多用金属材质制成。因兵种以及职位高低,其样式也有所不同。春秋以前,战士所使用的护体用具主要是皮甲,而秦军所运用的装备则更为多样化,从秦俑坑出土的铠甲和兜鍪,大多采用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形成,质地均匀且呈青灰色,被称为“铜缕石甲石胄”,其原形则都是运用金属札叶构建的合甲。

步兵的前胸处、后背区域以及肩部这三个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甲衣则大多由前甲部分、后甲部分以及披膊构成骑兵因需要骑射,所以甲衣相对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部、手部以及颈部容易受到攻击,因此甲衣则设置了前、后甲,除此之外还将臂甲与手甲,甚至是盆领设计在甲衣之中。

将、佐所穿的甲衣非常讲究,在甲衣的胸部、背部以及肩部都采用皮革材料;腹部和后腰的中心区域则采用金属小札叶;前甲主要展现出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甲则平直齐腰。还有一款特大型甲,这副甲从其形体和组织结构判当是马的铠甲,即后世所谓的“马铠”或甲骑具装中的“具装铠”。这副“马铠”,有颈甲、身甲、当胸和搭后组成,已经是非常完备的形制了,要比文献记载早四百多年。

同时出土的三十六顶甲胄也可分为三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由圆形顶片和四周向下连缀的侧片组成。有的顶片中心还钻有一孔,用来装饰缨络。侧片为横向排列,一共五排由兜鍪的顶端到侧片的下端长度约三十厘米,已能披到肩部,可有效保护领部和肩部,表现出更为完善和进步的时代特征。

秦朝作为一个军事强 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发展起来 ,到最后统一全 国,其军事力量或多或少得益于其铠 甲的设计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