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降维打击战”: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jocw的图书馆 2019-02-17

“降维打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一部名为《三体》的科幻小说中,说的是系外高等文明使用一种叫做“二向箔”的武器将太阳系从三维降到二维,以毁灭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太阳系文明。如今,很多人发现“降维打击”的概念十分符合商业竞争的某些特征,所以“降维打击”从科幻走向现实,被很多商业评论家所津津乐道。

什么是现实中的“降维打击”

商界中的很多知名企业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如在互联网领域,360安全软件的免费战略在成本维度将国内杀毒软件厂商打得哀鸿遍野;在电商领域,面对阿里系所拥有的用户群优势,京东强化了物流配送的能力,将送货时间缩短到极致,在时间维度上打击了天猫;在金融领域,余额宝为用户提供了简单且简洁的操作模式,在用户体验维度对操作复杂而烦琐的传统理财产品进行了“降维打击”,硬是在早已成熟稳定且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最值得称道的一个例子是小米的成长过程,从MIUI的开发到硬件上市,从口碑塑造到饥饿营销,每个环节都可以发现小米对竞争对手进行“降维打击”的痕迹,尽管小米模式在业界仍存在争议,但是小米“降维打击”的思维仍值得其竞争对手思考。

“降维打击”离运营商有多远

太阳系从三维降到二维,显然是小说中的演绎。而现实中的“降维打击”却是真实存在的,是企业经营者在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思维碰撞,是对商业模型的理解和业务模型缺陷的认知,是熟悉商业规则、对未来发展作出精准判断的能力以及果断行动的魄力,是一种被市场催生的成长压力与创新渴望。

对运营商来说,“降维打击”并不遥远。除了运营商间的多次“降维打击”,互联网的OTT巨头对运营商的“降维打击”更是直接有效,腾讯微信通过对语音、文字和多媒体的整合,提供了一个用户体验极佳的信息交互平台,直接将运营商“降维”为传输管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运营商面临的“降维打击”将更加密集和惨烈。

面对“降维打击”,运营商该如何应对

“降维打击”是一场攻防战,是一场复杂思维与简单思维的较量,发现自身的缺陷与发现对手的缺陷一样重要,运营商应该不断丰富和优化自身的业务模型,在竞争对手发现之前找到自身缺陷并及时弥补,可以降低被“降维打击”的几率。然而,虽然积极的防守是必要的,但在互联网时代,进攻却是最好的防守,运营商在增加自身防御力的同时,要积极“增维”,在“维数”更多的情况下,不但可以让“低维”对手无从下手,还可以轻松对其实施“降维打击”。

运营商应如何“增维”

创新是“增维”的有效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业务革新与技术创新是“降维打击”的主要力量源泉,每一种被成功实施的“降维打击”,打击者必然会创造出新的技术或业务思维。在运营商业务运营已经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运营商应重视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加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专利布局,用多个领域的专利群构建企业的多维度保护平台,在应对来自内外部竞争对手的挑战时就会多一分从容少一分忙乱。也许,未来的“降维打击”会成为一种推动企业发展的竞争性动力源。就像一位管理学大师所说的: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