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周纪二》 (十一)

 liuhuirong 2019-02-17

三十五年丁亥,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半民:“相王于徐州”,既是一种失败后的自我安慰,也是两强相争被他人得利后的相互妥协。但是这样事情的里程碑式的意义甚至高于“三家分晋”。因为周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只是把他们从“大夫”提高到了“诸侯”的层次,相当于提一级,但无论如何,还是周王的属下,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天下的“共主”。这次则不然,完全抛开了周王,且自己成了王。连这个“名义”也丧失了。

据《战国策·魏策》说,这是魏相惠施的一个阴谋,想着尊齐为王,引起楚齐矛盾,然而,齐王不敢独自称王,也承认了魏王的身份。这就是“会于徐州以相王”的过程。从此之后,大家都过过“王”的瘾,都成了王。也就是“自娱自乐”的“嘴瘾”罢了。谁还拿周王的颜面当回事。

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门。何也?不时(时运)。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往者君尝利矣,不作高门。前年秦拔宜阳,今年旱,君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所谓时诎举赢者也。故曰不时。

半民:屈宜臼,楚国大夫,这是正在韩国,但未必是当着韩昭侯面讲的话,可能只是对韩昭侯不恤民情的评论吧。

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越以此散,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朝服于楚。

半民:越族是中国南方的民族,号称“百越”。分布在浙江的有于越、东越,福建有闽越,广东有南越,广西有骆越。著名的越王勾践是于越领袖,他统治了于、东、闽越,春秋末期,灭掉了吴国,并且与中原诸侯争霸,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初期,吴起为楚国收服了南越和骆越,经过越王无疆这次折腾,强大的越国分崩离析了,最终全成了楚国的“盘中餐”。

三十六年 戊子,楚王伐齐,围徐州。

半民:果如惠施所言,齐魏相王,没引起别人的“义愤”,倒引起了早就称王的楚国的不满。为什么中原诸国倒不以为意呢?很简单,他们早就等着别人开这个头,自己好跟进效仿。果不其然,九年后,秦称王,有过两年,韩、燕跟进,只有赵肃侯觉得实力不济,暂时收敛,没过几年,连宋卫这样夹缝里生存的也开始过“王”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