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2-1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而言涉及以中药为原料配制而成的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
背景技术
鼻腔患疾如鼻炎、鼻窦炎是常见的五官科患疾。鼻炎是鼻腔粘膜的炎症,有慢性和急性两类,其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鼻窦炎是鼻腔内旁窦局部发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和筛窦炎最为常见,其主要症状有流浓涕、鼻塞、头痛、头昏和局部压痛等。严重的鼻炎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因此人们不断地探讨治疗鼻炎、鼻窦炎的药物,近年来,治疗鼻炎的中药专利申请已多达40件,例如CN98114635.X号“鼻炎净滴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0410097680.X号“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等。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疗效,但给药方式有的是外用,有的是内服,人们还在研究更好给药方式的中药配方。
近年来,许多中医药方是采用制成茶饮的方式给药。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的已不下于10个,例如CN03108908.9号“罗汉决明子茶及其制备方法”、CN03112088.1号“中药花茶”、EN03124616.8号“高血压降压消脂茶及其制备方法”等。可见,药茶已成为人们用药的一种方式,然而,用来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使鼻炎、鼻窦炎患者可以通过饮茶治愈其鼻部疾病。
发明人经多年的研究以及应用经验,从大量古方中优选出来的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配方,该药茶至少包括以下5味君药药材,其质量配比是辛夷1份 苍耳子2份 细辛1份 白芷1份 蔓荆子2份。
上述君药中,辛夷,为木兰科植物辛夷(Maynolia liliflora)的花蕾,味辛,性温,有祛风通窍的作用(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P1157);苍耳子,是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带苞的果实,味甘,性温,有毒,有散风、止痛、祛湿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1071);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细辛(Asarum sieboldii)的带根全草,味辛,性温,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1477);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Angelica duhurica)的根,味辛,性温,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677);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蔓荆(Vitextrifolia)的果实,味辛,性凉,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2541)。
该药茶配方还包括以下6味臣药药材,其质量配比是羌活1份 独活1份 防风1份 藁本1份 荆芥1份 薄荷1份。
上述臣药中,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的根茎,味辛苦,性温,有散表寒、祛风湿、解毒、利关节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1172);独活为伞形科植物独活(Angelia pubescens)的根茎,味辛苦,性温,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1703);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的根,味辛甘,性温,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985);藁本为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的根,味辛,性温,能散风寒湿邪(见《中药大辞典》P2647);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的全草,味辛,性温,能发表、祛风、理血(见《中药大辞典》P1553);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的全草或叶,味辛,性凉,能疏风、散热、辟秽、解毒(见《中药大辞典》P2648)。
该药茶配方还包括以下3味佐药药材,其质量配比是川芎1份僵蚕1份藕节1份。
上述佐药中,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xiong)的根茎,味辛,性温,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220);僵蚕,即白僵蚕,系家蚕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味辛咸,性平,能祛风解痉、化痰散结(见《中药大辞典》P739);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的根茎的节部,味甘涩,性平,能止血散瘀(见《中药大辞典》P2691)。
该药茶配方还包括以下5味使药药材,其质量配比是黄芪1份 菊花1份 升麻1份 甘草1份 苦丁茶3份黄芪,即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耆(Astragalus mwmbranaceus)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2036);菊花,为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的花序,味甘苦,性凉,可疏风、清热、明目、解毒(见《中药大辞典》2008页);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升麻(Cimicifugafoetida)的根状茎,味甘辛,性凉,能升阳、发表、透疹、解毒(见《中药大辞典》P450);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根及根状茎,味甘,性平,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567);苦丁茶,为植物枸骨(Ilex cornuta)或大冬青(Ilexlatifolia)的叶,味甘苦,性大寒,可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见《中药大辞典》1288页)。
上述君药起宣肺通窍的作用,臣药起疏风清热的作用,佐药起通络止痛的作用,使药起升阳、益气、托里的作用,使药中的甘草和苦丁茶可以调和诸药,载药上行,使药力直达病所。
本发明的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的生产工艺包括(1)按比例称取各味中药原料,用人工挑拣的办法去除杂质;(2)将各种原料分别在40~60℃温度下进行烘干,以紫外线消毒;(3)分别用粉碎机械粉碎为粉末状;(4)按比例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再按照袋泡茶的常规方式进行分装,每袋10g,再次以紫外线消毒;(5)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入库或出厂。
本药茶取其气之轻清,不欲味之重浊,以利药力上行,直达病所,故其用法不宜高温煎煮,以避其效散失,而以沸水泡之最宜。使用时以沸水泡饮,每日3次,每次1袋,每30天为1疗程。
本发明的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临床使用结果表明,该药茶疏风清热、托里通窍作用显著,主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中隔糜烂所致的鼻塞、流涕、鼻衄、头昏、头痛等;对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头痛也有较好的疗效。
多年来,发明人使用本发明的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已成功治疗104例,患者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仅2岁;病程最长的30年,最短的20天,有效率达到100%。
比较典型的病例有(1)贵阳居民杨宇琪,女,28岁,患过敏性鼻炎4年,曾多方医治无效,患者已丧失信心,拟放弃治疗,用本发明的药茶沸水泡服治疗2月后基本痊愈,至今未复发。(2)贵阳居民佘孝俊,男,9岁,患儿经常流鼻血、鼻塞、鼻腔干燥,头昏头痛,夜晚鼻塞不能入睡,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现象,服用鼻窦炎口服液、血康口服液、步长香菊片等多次治疗均末见效。2003年5月经采用本发明的药茶1月后,鼻血已止,鼻塞、头昏、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又服本药茶1月后痊愈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先取下列各味中药药物辛夷100g 苍耳子200g 细辛100g 白芷100g 蔓荆子200g羌活100g 独活100g防风100g 藁本100g 荆芥100g 薄荷100g川芎100g 僵蚕100g藕节100g黄芪100g 菊花100g升麻100g 甘草100g 苦丁茶300g将每味药材分别用人工挑拣的办法去除杂质;将各种原料分别在40~60℃温度下进行烘干,以紫外线消毒;分别用粉碎机械粉碎为粉末状,然后按比例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得到药粉约2300g。按照袋泡茶的常规方式进行分装,每袋10g,制得230袋药茶,再次以紫外线消毒;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入库或出厂。本药茶取名鼻克清茶。
制成的药茶可供患者分77天服用,每天3次,早、中、晚各1次,每次以沸水泡服1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其特征在于该药茶包括君、臣、佐、使4组药物5味君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辛夷1份 苍耳子2份 细辛1份 白芷1份 蔓荆子2份;6味臣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羌活1份 独活1份 防风1份 藁本1份 荆芥1份 薄荷1份;3味佐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川芎1份 僵蚕1份 藕节1份;5味使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黄芪1份 菊花1份 升麻1份 甘草1份 苦丁茶3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其特征在于该药茶的配制方法是(1)按比例称取各味中药原料,用人工挑拣的办法去除杂质;(2)将各种原料分别在40~60℃温度下进行烘干,以紫外线消毒;(3)分别用粉碎机械粉碎为粉末状;(4)按比例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再按照袋泡茶的常规方式进行分装,每袋10g,再次以紫外线消毒;(5)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入库或出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腔患疾的药茶,其特征在于该药茶包括君、臣、佐、使4组药物,其中5味君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辛夷1份、苍耳子2份、细辛1份、白芷1份、蔓荆子2份;6味臣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羌活1份、独活1份、防风1份、藁本1份、荆芥1份、薄荷1份;3味佐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川芎1份、僵蚕1份、藕节1份、5味使药药材的质量配比是黄芪1份、菊花1份、升麻1份、甘草1份、苦丁茶3份。该药茶疏风清热、托里通窍作用显著,主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中隔糜烂所致的鼻塞、流涕、鼻衄、头昏、头痛等;对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头痛也有较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5/56GK1785316SQ20051000330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宋敏 申请人:宋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