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学习中如何懂得“师法”的诀窍?

 四代保姆图书馆 2019-02-17

师,学也。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法(笔、墨、章法等);二是法度(规矩、原则、谱)。不重师法的后果也有两种――一是走火入魔的丑书,二是花里胡哨的江湖体。



究竟要师什么法?法在哪里?最好的法都是先人创立的,如今都在故纸堆里,原滋原味的法存在于先贤大士的书帖、摩本、拓片之上。楷书的颜柳欧赵,行书的二王,草书的张旭怀素,他们的作品本身就代表着最正宗最权威的法度。摩临的过程本身就是师法,世界上有没有不经过临帖就很有成就的书法家?我不敢讲没有,但肯定不多。



到底如何师法?书法的法,内涵太丰富,第一层次是的师法就是摩仿,从点画到结字,一撇一捺跟着来,把字能写像。第二层次的师法是意临,揣摩先贤的技法技巧,让自已的书写循规蹈矩。第三层次的师法是仿其气度,或敦厚或空灵,或庄稳或峭拔,学人家的风度气质。第四层次的师法是融会。唐楷的中峰二王的偏锋,颜鲁公的折转柳公权的窝钩,都可以放在炉中焠火煅烧,融铸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师法古人是大智,泥食古人是大愚。书法艺术的目标绝不是要重现一百个王羲之、一千个赵孟頫,而是需要承而创的新面貌,开启新的时代篇章。尽管很难,数百年或有一个,但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抱庸浅见,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