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姐妹们的贴心人

 吕其谦 2019-02-17

      ——记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干部关中艳【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中艳在接受记者采访钦州新闻网记者 王译苑 摄

      本报记者 周顺彬

      老家在钦北区板城,出生在小董,生活和工作在钦州城区,在关中艳的回忆里,改革开放后最令她感慨的就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和照顾与日俱增,最终形成一种国家和公众的自觉行动。

      辖区内,哪家有人怀孕,小孩情况如何,她了然于心

      1980年,关中艳在钦州一中念初一,40个同学中男、女各占一半。当时的性别差异,印象最深还是桌子上的“三八线”。

      但她的班主任却不惧社会偏见,正儿八经地担当起《生理卫生》课程的兼职教师,给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带来了科学的两性知识。

      关中艳说,正是学校的正确教育,让她在1986年高中毕业进入社会锻炼五年后,决定进入社区工作参与到服务女同胞的事业中去。

      1991年1月,她迎来第一个与女性健康相关的岗位——钦州市钦州镇四街居委会计生专干。“当时计生工作正进入高潮,我觉得这是让女性从繁重的生育任务中解脱出来的好政策。”关中艳说,由于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如“女儿也是传后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宣传标语贴满了社区的大街小巷。

      由于工作性质使然,关中艳对辖区内的人口比例,人口基数,甚至哪家有人结婚,哪家有人怀孕,何时生产,小孩情况如何,都了如指掌。“你那时还没结婚,工作态度真是认真到厉害的程度呀!”回忆起关中艳当年的工作干劲,文昌街道的街坊说道。“其实也挺感谢国家的政策,让我在生育一个小孩后就回归自己的工作,如今孩子大了,我的事业也小有成就。”(下转05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