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才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根本(62)

 gfergfer 2019-02-17

多读,多背,是学好语文的根本

宿恩静


面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有人说很容易,不用花太多精力即可得高分。也有人说好难,想提分,花了大功,却不见成效。比如有些学生,高三了,一科掉脚会影响全局,于是在开学初他们便下定决心把掉脚学科~语文~提上来,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结果却大失所望,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于是怅怅然于万般无奈中选择放弃。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教学,确有它独特之处。无论从科目本身,还是学习方法来看,均有别于其它。说它难也难,“难”在成绩的取得并非朝夕间工夫;说它简单也简单,“简”在只要平时于“听说读写”四要素上多用心思。


家有癖好读书的父亲,藏书颇丰。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就捧起了《红楼梦》。除了浮光掠影看四大名著,还走马观花于各类小人书。不敢百分百肯定说语文成绩的优异直源于此,读书的兴趣定是自兹始。


广泛阅读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希望今天的孩子们不仅课堂上专心听讲,课余时间还要广泛涉猎。用阅读打好语文根基,让人生路走得更宽广高远。


考师专那年,志愿上填报的是历史,却因着语文分数的煊赫被院方调配到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电影电视自是看了不少,多读多听多看亦提高了阅读水平。唯一遗憾的是,那时的自己极不喜欢背诵,直接导致后来的语言功底严中不足。反倒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些词汇、熟语、名言警句,才使得写作指导时不致囊中羞涩。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到培养女儿时很是弥补了当年我这个妈妈在文学底蕴方面的缺失和遗憾。从一开口讲话便教她背诵唐诗宋词,熟记儿歌童谣。大量阅读和背诵不仅帮助受教者直接获取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成就了语感,这正是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养。在幼儿阶段或许不明显,年级越高越见其令他人望尘莫及望洋兴叹的优势。足可生事半功倍的成效,语文成绩的脱颖自然也是轻而易举如探囊取物般。


启蒙阶段不宜要求幼儿有意识去读或背,应于不自觉间接受,进而口熟心记。让孩子在收获的惊喜中逐渐爱上背诵并喜欢上文字游戏。千万别当成作业硬性要求,若在妈妈强逼力迫下过早失却了兴趣,甚或畏语文如虎狼,那就前功尽弃适得其反了。


正确的做法:识字前由家长诵读,孩子于有意或无意间去听去记。稍大些则侧重培养读书的爱好,买来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陪孩子徜徉其间,在诵读、欣赏和感悟中提升文学素养。抑或由家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哪怕是附庸风雅装装样子也好,以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渐染。 


高三廿载,每年我都把写作视为重中之重。提分方法当然不外乎“听说读写”四要素。高考迫近,想让学生自主去完成这四步不太现实。一方面学生自身没积极性,另外就是科目多,谁也不情愿主动给处于尴尬境地的语文分配更多的学习时间。只能寄希望于相对而言时间充裕的语文老师。


教者可在这些方面下些功夫。广泛阅读挑选出好文章印发给学生,这里的“好”包括:语言文字精彩优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能给人以向上的心灵启迪;安排课堂阅读,内容可自主设置,我一般选择《读者》《杂文》《哲言》《意林》《散文》等;课堂上由老师朗读美文,时间不固定,短可两三分钟,长可至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观看《我是演说家》《阅读阅美》《开讲啦》等专题节目;围绕一个话题举行小组辩论赛;一周不少于一篇大作文,另外再灵活布置写小短文甚或记日记……教者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学生反馈,短时间内让学生体会到广泛涉猎、大量阅读积累于写作的帮助,从而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摭拾的转型,并养成多读多背的自觉意识。在听说读写诸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学生自会收获大量写作素材。若假以时日,高分自不是难事。


写作素材和结构框架解决后再兼顾语言。教师可以下水之作示范语言技巧,修辞上使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内容的表达更形象生动;用排比、对偶等整齐句式来提升表达能力,并以此来增强气势凸显文采。也可竭尽心力修改学生习作,让他们于对比中感悟“一句话百样说,要选准最佳词句来表情达意”。


语文学习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随着写作水平的提升,理解和阅读等能力也会如影随形水到渠成。


多读丰富了知识面,提升了语文涵养。一日一记细腻了情思,心与心真诚交流融洽了师生关系。下水之作激发了写作热情,提升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对未来和高考的信心,学习自会呈现良性循环的好势态。


生活中不仅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祝福全天下的孩子们在广泛阅读中拥有真善美的品性,赢得大美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