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我避而不买的股票
我们学过很多挑选优质公司股票的方法,选出好股票是增加收益空间的前提,但学会规避不该投资的股票,也是投资者防范风险的必修课。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投资者被各式各样的信息裹挟着,很容易在盲目中做出错误的判断,如何识别错误的投资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给了投资者六个建议。 第一,“如果有我不愿买的股票,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彼得·林奇认为这类热门股票被太多人关注,过高的预期和不理智的情绪会快速吹起泡沫,暴涨过后往往伴随着暴跌,投资者来不及脱身,因此遭受巨大损失。 第二,书中提醒投资者应小心那些被吹捧成某某公司第二的公司,如IBM第二、百老汇第二等等,他认为被吹捧成某某第二的公司从不会成为那个公司,这种称号的出现往往代表着这些公司即将走向衰落,投资者应该学会规避而不是蜂拥而入。 第三,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应该避开“多样化恶化”的公司,所谓“多样化恶化”是指公司通过频繁的收购、卖出、再收购、再卖出的过程,不断收购价格被高估且业务与公司主业严重不符的小公司。这类收购的失败案例数量众多,如书中提到的吉列公司曾收购医药箱生产线并将其经营范围扩大至数字手表,业务失败后不得不快速抽离。 第四,那些被小声议论的股票也应该小心,由于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这种公司通过私下里人们的口口相传被知晓,它们是具有诱人噱头的新公司,使用创新或者复杂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大多尚未创造出明显的收益,这类公司风险很大,普通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即使认为前景广阔,也可等到公司盈利后再考虑投入。 第五,小心供应商公司,也就是25%-50%的产品均卖给同一个客户的公司,这类公司对单一客户依赖度较高,多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由于害怕客户取消购买合同,公司不得不降低价格、压缩利润,并接受不合理的条件,这类公司很难获得成功。 第六,名字花哨的公司应格外小心,花哨的名字容易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并给投资者带来错误的安全感,例如在名字中加入“高端”、“微型”等名词,但它未必是真正的优质公司,在做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应更加慎重。 这些股票大多存在搞噱头、炒概念、经营战略失误等问题,错误的投资策略容易让投资者盲目追逐热点,并背负巨大风险。遵循价值投资理念,挑选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公司,能够帮助投资者避免失误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