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戴士和油画作品欣赏

 nqj0108 2019-02-17

戴士和的油画写意:画我所要 意为我生

“画我所要”戴士和2017油画写意展

摘要:2017年10月20日,画我所要——戴士和2017油画写意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戴士和百余件写生和最新创作,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戴士和向中国美术馆捐赠2件作品,分别是《别了,大海》(五联画)、《马六甲小巷》。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10月20日,画我所要——戴士和2017油画写意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戴士和百余件写生和最新创作,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戴士和向中国美术馆捐赠2件作品,分别是《别了,大海》(五联画)、《马六甲小巷》。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戴士和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向戴士和、刘巨德、钟蜀珩颁发捐赠证书

戴士和1948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198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壁画学会会长等职。展览中的作品是戴士和先生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沿海及渤海湾,在西北和中部省份写生创作的,涵盖了人物、风景和景物等多种类型,将立体呈现其在写生和写意方向上探索的新表现。

展览主题“画我所要”是多年前,范迪安还在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时为戴士和绘画所取的标题,而这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够准确的概括他的绘画,在此次展览之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在前言中为他又总结了一个词:意为我生。

戴士和喜欢现场写生。多年来,随身一只画箱,一个速写本,人到哪里,画笔跟到哪里。“他的画总是以充沛的热情,勃勃的兴致,在平凡的题材中发前人所未见,不断地开拓新的语言方式,拒绝因循,拒绝套路。在写生中重视观察和感受,以大自然为师,相信艺术家的感受是沟通视觉与心灵的桥梁。因此,戴士和先生的写生达到了一种高境,既是写实也意象万千,在研究中生发创新点。”并且,吴为山馆长特别谈到戴士和先生创作中的“写意精神”,他在“探索一种特别的写意,让画面激荡着生活的运转节奏,油画语言不修不描,像生活本身那样时时在生发中、处处在成长中,作品像是作者的‘日记’‘札记’,哪怕小小篇幅,寥寥数笔,却因其意味隽永,因其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而引人入胜。”因此,戴士和先生所倡导的“写意”,“‘意’的价值就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承载着无可替代的、当代中国人的生命体验。”

戴士和 《赤坎街头》 布面油画 60x100cm 2014

戴士和 《别了,大海》 布面油画 200x120cmx5 2015 中国美术馆藏

戴士和 《大连渔民》 布面油画 100x120cm 2014


戴士和 《开平冬至》 布面油画 110x100cm 2014



《开平潭江水》 布面油画 100x60cm 2014


《马六甲麻坡巴东渔村》 布面油画 81x100cm 2016


《美术班学生》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0


《马六甲小巷》 布面油画 91.5x61cm 2016中国美术馆藏


《湘西雨季》 布面油画 2016

 

戴士和认为欧洲油画里对于“立意”的重视,对于“意的品质”的重视,本是欧洲油画艺术的动力,这一点与中国艺术的传统是一致的。而作为中国艺术家,更有写意精神千百年丰厚的积累,更当是自觉的努力方向。在他看来,写生可以是一种方法,写意却是追求的方向。依写意所昭示的方向,要特别着力于“意”的考究。艺术要朴素,要自然,要凝练,要坦诚直白;在题材上无分大小贵贱,有感受则灵;在画幅尺寸上,更不求宽贪大,而是随遇而选,合用则安;写意的用笔更不是一味霸悍恣肆,而是手随心动。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