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刘雁辉 2019-02-1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中医药宝库,还有待于发掘和利用。由于我们尚属发展中国家,医药工业相对滞后,因受工艺剂型包装等因素的影响,大大妨碍了中药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为此开发中药新产品,提高制药新技术,也迫在眉睫。
糖尿病是世界四大发病之一,严重的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它表现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体重减轻),到晚期合并感染、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白内障、周围神经炎等多种疾病。在治疗方面,国内外多采用西药胰岛素疗法和磺(酰)脲类、双胍类药物,但是只能控制不能治愈,或者说只治标不治本,而对其并发症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且这些药物多引起胃肠反应和乳酸酸中毒等多种副作用,并有多项使用禁忌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稳定、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消除尿糖,促进胰岛细胞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尤其对预防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蚂蚁3-10份,黄芪2-6份,天花粉1-5份,红参1-3份,当归1-3份,菟丝子1-3份。本发明的剂型可以是软胶囊、微囊、片剂、冲剂、浓缩丸、滴丸、微丸、口服液等。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蚂蚁、红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黄芪、天花粉、当归、菟丝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温度为60℃的清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囊,制成本发明的药物。
我们使用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即尿糖消胶囊对30例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人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40岁,平均50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5月,血糖测定最高者21.7mmol,平均15.2mmol;尿糖测定最高者(+++),最低者(+),平均(++)。
治疗方法尿糖消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3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果1、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参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一书。
2、结果本组30例中临床治愈12例(占40%),显效与好转15例(5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
典型病例薛**女61岁病案号046初诊日期,1998年7月16日,发现糖尿病3年,双下肢麻木肿痛近2月,今来就诊。现全身乏力,消瘦,夜尿频,无多饮多食;双下肢浮肿,麻木刺痛,心烦失眠,大便秘结,舌暗红少苔,脉沉弦无力。化验空腹血糖12.5mmol/L,餐后2h血糖18.1mmol/L,尿糖(-),尿蛋白(-),心电图示未见异常,血压125/80mm Hg。西医诊断,II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消渴、气阴两虚型。治则益气养阴,佐以活血化瘀方药,尿糖消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配合饮食治疗,适当体育锻炼。1月后二诊上述症状有明显好转,化验空腹血糖9.8mmol/L,餐后2h血糖12.7mmol/L,尿糖(+),嘱继续服用2月后复查,临床症状消失,症情稳定,化验空腹,餐后血糖均正常,尿糖(-),嘱停药,继续饮食调理,随访半年,未在复发。
中医认为消渴病分上、中、下消,即肺、胃、肾之分,但肾藏精属水脏,为阴之本,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是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本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虚。现代医学则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蚂蚁是一种温和的滋补良药,具有扶正固体,补肾壮阳,养血荣筋,祛瘀通络的功效。其中以补肾之攻尤其显著,故以蚂蚁为君药,配以黄芪、当归、红参、菟丝子益气活血养阴,调整阴阳,标本兼治,目前用蚂蚁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受到很大重视,有望进一步观察研究,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很大进步。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蚂蚁150g,黄芪100g,天花粉50g,红参50g,当归50g,菟丝子50g。制备方法将蚂蚁、红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黄芪、天花粉、当归、菟丝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60℃)的清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用法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规格每粒0.2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蚂蚁300g,黄芪200g,天花粉150g,红参50g,当归100g,菟丝子100g。制备方法将蚂蚁、红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黄芪、天花粉、当归、菟丝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60℃)的清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用法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规格每粒0.5g。
实施例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蚂蚁500g,黄芪300g,天花粉150g,红参50g,当100g,菟丝子150g。制备方法将蚂蚁、红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黄芪、天花粉、当归、菟丝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60℃)的清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200粒即得。用法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规格每粒0.5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蚂蚁3-10份,黄芪2-6份,天花粉1-5份,红参1-3份,当归1-3份,菟丝子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剂型是软胶囊、微囊、片剂、冲剂、浓缩丸、滴丸、微丸、口服液中的任一种。
3.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蚂蚁3-10份,黄芪2-6份,天花粉1-5份,红参1-3份,当归1-3份,菟丝子1-3份,将蚂蚁、红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黄芪、天花粉、当归、菟丝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温度为60℃的清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囊,制成本发明的药物。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蚂蚁3-10份,黄芪2-6份,天花粉1-5份,红参1-3份,当归1-3份,菟丝子1-3份。制备方法将蚂蚁、红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黄芪、天花粉、当归、菟丝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温度为60℃的清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囊,制成本发明的药物。该制剂具有滋养肝肾,益气生津,降低血糖、尿糖,控制和治疗各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P3/10GK1823881SQ20051010466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4日
发明者郭海明, 郭来旺 申请人:郭海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