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的一年培训工作,准备这样进行

 标准HR 2019-02-17

一、制订培训计划的思路:

1、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也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培训者,管理者要具有团队建设能力,今年安排的内部讲师培训,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要求各科室、车间、甚至班组都要选派人员(主管、主办、班长)参加培训,一方面通过课程开发,使企业内部的知识固化下来,实现上这也是知识管理;另一方面,通过授课技巧学习与实践,使管理者自身的能力变得更加实在。之所以列在首位,是想做为突破口,带动各个部门培训工作的展开,从而提升公司的培训水平。

2、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内审员的内审能力进行培训,时间应安排在三标一体化认证复核之前,培训对象延伸到各部门主管、主办、班长,使各级管理者对三标一体化与企业各部门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培训应以案例学习、现场实习为主,重在学习与运用,学习过程中可考虑对程序文件中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部分进行修改,对企业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与解决。

3、基于车间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公司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因此组织生产主管实战训练是必要的,如时间允许,采用封闭式训练效果更佳,车间主任平进较忙,没有时间坐下来对车间管理进行梳理,对经验进行总结,公司应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至于安排科室人员(主办以上)参加,是为了促进大家对生产的了解,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

4、质量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质量,而且要更加注意影响产品质量的标准及体系运行等关键因素。因此今年应加大质量管理培训的力度,各车间、科室都要根据岗位操作规范自行组织培训,在公司组织的质量管理学习中,如何加强公司的质量管理、各部门如何配合、做什么、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讲师应给予明确。

5、一些仓管员在实际工作中,反映运用电脑不够熟练,这样的问题在其他科室也存在,因此拟安排一期电脑培训,目的是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为今年公司实施无纸化作业打下基础。培训讲师可考虑外聘,为提高培训效率,可以通过工作时间的个人辅导与业余时间的集中解答相结合,要求参加培训人员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集中后提交讲师,以便集中解答。

6、对产品与原理加深了解,有助于各部门的开展工作,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安排电机产品知识的培训是必要的,对人事而言,还须对各岗位加强了解,平时要多跑生产第一线,以便于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

7、管理其实就是管人,能够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这点来讲,任何管理者都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同时,人事行政部的工作十分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因此安排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是必要的,同时今年人事行政部希望接受系统的、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购书、送培都可以),以带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至于安排财务管理的培训:成本核算、看懂报表等,目的是使大家具备基本的财务成本意识,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二、关于培训计划的几点说明:

1、本计划旨在根据公司发展进程、方向,满足公司人力资源的需求,提高在职人员素质、水平。本计划安排的七个方面的培训,基本上是立足现有资源,征求了部分部门意见(有些部门没有提供培训需求),可能不够全面,也没有做培训经费预算,根据实际需求安排经费。根据需要增加的培训(包括外部培训),由部门负责人填写“培训需求申请表”,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列入公司临时培训计划,人事行政部据此组织实施。常规性的培训工作:新员工的入厂基础知识与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分别由人事行政部与所在部门组织培训,所以未列入本计划内容,但须将相关培训记录及教材提交人事行政部备案。

2、关于时间安排:人事行政部在安排计划时,没有排满,以便给常规性培训及增加的临时培训留下实施的时间,举例:5-6月安排内审员培训,是指在本时段要实施并完成培训,并非指2个月只培训1个内容,也并不是说内审员培训时间跨度须达2个月,从去年的经验来年,培训时间跨度太大,效果并不好。今年考虑用2周,每周2-3个晚上,完成一个培训,也可以集中3天时间进行封闭式训练,方法很多,不一一而足,可以考虑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加以尝试,关键在于有效,这些细节内容可以在实施培训前10天根据需要,与讲师探讨后制定、公布。

实际上,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要想做好培训工作,就要讲究灵活性,计划不必面面俱到,点到即可,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实施过程的调整、改进上,这对组织培训的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只要培训有成效,这种挑战是值得的。

3、激励与责任:本计划注重发挥内部讲师及部门中高层管人员的作用,目的是使管理者能担当起培育下属的责任,加强培训的有效性与多样化,从而带动整个培训工作的提升。同时,要想达到成效,须将各部门管理者的培训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同时对通过内部讲师考核的管理者要在评先、调薪、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授课有授课费,要使内部讲师的头衔成为一项荣誉,这是实施培训工作的关键点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