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昏侯墓出土玛瑙珠、饰件的受沁现象解析

 朝_五_晚_九 2019-02-17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我们研究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生活状态的珍贵资料。本文利用“微痕考古”的方法以及专业学者对高古玉器次生变化的研究理论对M1和M5出土的部分玛瑙质文物的受沁现象进行了细部的微观观察和系统性、规律性研究,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认知上述文物埋藏入土后产生的次生变化及其发生机理。

这一研究方法使我们的考古工作向微观、具体的思维领域纵深发展,是传统考古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一、海昏侯墓及其历史背景简介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的墎墩山上,东临赣江,北依鄱阳湖,南距南昌市区约60公里。2011年至201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南昌市博物馆、南昌市新建区博物馆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周围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后,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单元。

之后,对海昏侯墓及其墓园进行了全面勘探和抢救性有序发掘。研究表明,海昏侯墓是保存较好、结构完整、布局清晰、拥有祭祀遗存的西汉列侯聚落遗址。从已发掘的资料来看,其中 M1的规模最宏大,其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根据出土遗物并结合文献记载可知其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500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其父刘髆是汉武帝和其宠妃李夫人之子。刘髆于天汉四年(前97年)被封为昌邑王,成为西汉第一位昌邑王(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公元前92年刘贺生于昌邑。后元元年/二年(前88/87年)正月,昌邑王刘髆去世,之后六岁的刘贺于始元元年(前86年)继承王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十九岁的刘贺被征召入朝并被立为皇太子。六月丙寅日,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却并未谒见高庙。

刘贺即位十余日,霍光与张安世谋划废之。六月癸已日,刘贺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仅在位二十七天。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故地昌邑,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刘贺虽然变成了平民,但却继承了所有属于昌邑王的家财。十年后,宣帝发现刘贺没有复辟之心,在元康三年(前63年)封刘贺为海昏侯,刘贺于四月前往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就国(图一)。神爵三年(前59年),年仅34岁的刘贺在鄱阳湖边郁郁寡欢而亡。海昏侯家族历经四代,宣帝曾一度废除海昏侯国,直到汉元帝刘奭即位,才于初元三年(前46年)又封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恢复了爵位。

之后,刘代宗传位给儿子海昏原侯刘保世。公元8年(始建国元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时,海昏侯国被废除,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恢复刘氏天下,刘会邑又被恢复为海昏侯。东汉以后,海昏侯家族情况不详。海昏侯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列侯等级的葬制提供了宝贵资料。

  海昏侯墓发掘出土了非常丰富的随葬品,迄今已发掘出土1万余件(套)遗物,有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器、草编器、纺织品和竹简、木牍等。为什么海昏侯墓埋藏了巨量的文物呢?这一现象与刘贺死后的客观史实有关:由于被除国,刘贺死后的所有的东西后代是不能够享用的,也不能够留在世界上。怎么办呢?主持葬礼的官员就把所有属于昌邑王的、海昏侯的东西全部埋进了刘贺的坟墓。

所以,海昏侯墓里面丰富多彩的随葬品不仅有刘贺自己的,还有其父亲的,以及其奶奶赏赐的物品。就玉器而言,海昏侯墓就出土了500余件(套),除了有玉质的璧、环、玉人、韘形佩、“大刘记印”章、带钩、剑饰、羽觞、玉饰、玉片、玉管等,还有琥珀质、玛瑙质、绿松石质的多件文物。其中,用玛瑙制作的珠子、镶嵌饰件等是墓主人的心爱之物,也是本文研究讨论的重点。

  本文拟从海昏侯墓M1和M5出土的玛瑙质文物中遴选出部分珠子及饰件,利用“微痕考古”的方法以及专业学者对高古玉器次生变化的研究理论对上述文物的受沁现象进行细部的微观观察和系统性、规律性研究,从而使我们得以准确辨识它们在漫长的埋藏过程中产生的次生变化,并对由此呈显的受沁现象及其机理进行客观科学的解析和诠释。

  二、上述文物的受沁机理

  “受沁”特指古玉器埋藏入土后发生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古玉器自埋藏入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物质包括土壤、地下水、有机质等,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温湿度、地下水位等不断变化,这些物理变化协同化学风化作用使得古玉器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性状,这一过程称为“受沁”。

学者们对高古玉的受沁过程进行研究后发现:“受沁”的内在因素表现为矿物的显微结构变松,概括而言古玉受沁后的外观变化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显微结构变松而从半透明变为不透明,颜色仍大体保持未变;第二阶段,除了显微结构进一步变松而逐渐全不透明外,颜色的明度增高及浓度降低,表现为褪色发白,比重的降低也反应了显微结构的变松程度。其原理就类似于冰与雪的差异:冰与雪都是固态的水,冰因致密而透明;雪因疏松而不透明。就受沁的微观动态而言,在埋藏时间较长的古玉中,古玉受沁既是一个“失”的过程,同时也是“得”的过程,它们均经历了风化淋滤阶段和渗透胶结阶段。

“失”的过程即是风化淋滤过程;“得”的过程则是指周围土壤中的胶体物质不断向古玉内部渗透并胶结的过程。例如,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古玉表面因受沁呈现的“鸡骨白”现象,经显微分析确定就是在漫长的埋藏过程中被土壤中的铝(Al)、铁(Fe)等矿物填充、胶结后逐步形成的,而并非以前简单认识的风化、钙化现象。纯净玛瑙的化学、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化学风化程度比透闪石玉要微弱很多,风化过程中它所发生的风化作用主要是机械性地破坏SiO2晶体间的链接作用,使玛瑙晶体间的结合力逐渐减小,从而导致其组织结构越来越疏松,直至松散、断裂,持续不断的风化作用最终会导致整块玛瑙分崩离析,最后成为沙子。

就海昏侯墓出土的这批玛瑙质文物而言,其整体性状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地下埋藏过程中历经“风化淋滤”和“渗透胶结”后形成的。这些玛瑙质珠、饰件受沁程度的深浅是由矿物的堆集密度决定的,也就是说,制作它们所用玛瑙矿的质量是决定它们受沁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埋藏环境是决定这批玛瑙质文物受沁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过程和成土作用的产物,其物理状态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体系。

埋藏学研究表明:在密闭的埋藏环境下,地下埋藏环境基本上是一个大的缓冲体系,其明显的特征就是温、湿度变化缓慢。一般来说,物体在被埋入地下的初期,与周围土壤环境进行部分或全面的接触,开始了一系列的水解反应,有氧化反应、电化学反应、酸碱反应等。当含氧量被逐渐消耗殆尽,一段时间之后物体与地下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就会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于是形成了物体与地下埋藏环境的平衡体系;

但是,当土壤由于通气性的存在而不能做到断绝氧气,再加上土壤的含水量会随着地下水活动和降雨等因素不断地变化,被埋物体内的含水量也会随着环境中的含水率的变化而反复变化,埋藏在这种环境下的器物则很难与地下埋藏环境形成一个平衡的体系,器物始终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断地发生着风化作用,从而渐次产生相应的受沁现象。那么,海昏侯墓的埋藏环境是怎样的?它对这批玛瑙质文物的次生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三、海昏侯墓的埋藏环境及其对文物受沁的影响

  海昏侯墓位于鄱阳湖边,是典型的红壤土。红壤土是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和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而成的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这类土壤富含SiO2和Al2O3,质地黏重,通透性差。值得注意的是,海昏侯下葬后的三百年左右,整个鄱阳湖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场地震把整个墓室震塌了,我们在墓室的底板上还看到青铜器压下去的痕迹。

后来,在南朝刘宋时,鄱阳湖水因为地质变迁发生了一次南侵的过程,地下水位上升把整个海昏侯墓淹没了。这一变化使被埋藏的文物泡在水里面,隔绝了氧气,从而阶段性阻断了相关文物的风化作用,这也是漆木器、竹简能够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当然,我们还不能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季节性变化因素给这些文物在埋藏的漫长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等等。而这一环境也正是本文所讨论的玛瑙珠及饰件的埋藏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