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

 庶民临风 2019-02-17

  周女英,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父周宗为南唐宰相,其姐周娥皇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周后’。

  南唐保大八年(庚戌,950年),周女英出生。她足足比其姐小了十四岁。

  南唐后主建隆四年(甲子,964年)七月七日乞巧夜,即位己三年的李煜在碧落宫与周女英的姐姐‘大周后’共度佳节,二人开怀畅饮,直至天色已明方才席散。不料大周后因多饮了几杯酒着了风凉,生起病来。于是,李煜召周后家属入宫省视。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小周氏入宫问候,周后便留家人在宫中多住数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然而,周后父母因家事繁冗不能久留,只是将大周后的妹妹小周氏留在内宫服侍。时年,小周氏十四岁,已出落成一个婀娜少女。小周氏因十分酷似初入宫时的娥皇,只是比娥皇更年轻、更活泼。随着接触的增多,李煜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小周氏这次探望姐姐,被安排住在瑶光殿的画堂里。一天中午,李煜身着便装前去看她。为了给小周氏一个惊喜,他没让宫女通报,径直走向画堂。室内一片寂静,原来小周氏午睡未醒。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周女英当李煜看到小周氏那醉人的曲线随着均匀的呼吸慢慢起伏,其浓密乌黑的秀发散铺在锦床上时,不由得看呆了。小周氏猛然惊醒,看到姐夫正尴尬地站在门口,连忙起身施礼,慌乱中又意识到自己仪态不整,急急退向屏风后面。更衣之后的小周氏问起姐姐病情,为打破刚才的僵局,小周氏说道:“到今日才明白,陛下一只眼睛和大舜一模一样。”李煜回答:“是啊!人们将他与唐尧、夏禹并称三代,那是天下为公的时代。他不但是有名的圣君,还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美满家庭。”小周氏不觉问道:“如何幸福美满呢?”李煜答:“他有恩爱的一后一妃,这一后一妃不但倾国倾城,而且对他一往情深。王后叫娥皇,和你姐姐同名,王妃叫女英,是娥皇的胞妹,姐妹双双嫁给舜帝。舜帝南巡病死苍悟山时,姐妹二人也哀毁而死,她俩的眼泪洒在竹上,后来竹子就出现了斑点,后人称为‘湘妃竹’。我不想做什么圣君,只想和大舜一样有一双美丽多情的后、妃,此生足矣!”李煜说完,眼睛直直地注视着前方。小周氏虽年龄不大,但聪慧异常,听了李煜的话,已隐约懂得他的弦外之音,惶恐之下只好将头低下。李煜这时也自觉冲动,便借故告辞回到澄心堂。回想到这次与小周氏的会面,一时心潮难平,便填写了一首《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恨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写好之后,派宫女把这首词送给了小周氏。看完这首词,小周氏完全明白其心意。而李煜自从经历‘午睡惊梦’事件后,小周氏那充满青春的面容,莺莺燕燕的声音,随时随地晃动在眼前。于是,按捺不住自己心情的李煜,写了封密信约小周氏月夜到御苑红罗小亭私会。接到密信的小周氏很是兴奋,决心按期赴约。这是她首次与李煜幽会,三更之后,月光朦胧,万籁俱寂,小周后轻出画堂,按照送信宫人的指引慢慢向移风殿走去,只是脚下的金缕鞋发出有规律的响声,让她感到惊心动魂,只好脱下金缕鞋提在手上,前瞻后顾地向红罗小亭走去。李煜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于是二人在这小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第二天,李煜回到澄心堂,激动地将昨夜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阕词因填得十分香艳,所以被那些长期受情欲压抑的妃嫔宫女传播开来,并流于宫外,以至于,后主与小姨子的暖昧关系连民间也知道了。李煜得到小周氏后,早把其他妃嫔抛在九霄云外。那些妃嫔因小周氏而受到冷落,未免心怀怨意。于是常借探问周后疾病为名,把两阕词作为证据,将李煜与小周氏的私情,一并告知周后。娥皇想到自己病情日重,最需要李煜陪伴之时,他却和自己的妹妹产生私情。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娥皇的心,致使病情加重,不久便撒手尘寰。娥皇死后,李煜想到十年的恩爱,十分痛苦。于是小周氏便留在宫中,一直陪伴在他左右。
   南唐后主开宝元年(戊辰,968年),娥皇死后的第四年,小周氏这才与李煜正式举行婚礼。原来,就在娥皇死后的一年,李煜的生母钟氏去世,按照古礼得守孝三年。婚礼第二天,李煜大宴群臣。照惯例,赴宴的群臣自韩熙载以下都要写诗贺喜。极有意思的是,大家知道自周娥皇死后,这位新国后就已经长住宫内,昨天那场隆重的婚礼,不过是走走过场,新娘和新郎早就既成夫妻之实,哪来的什么洞房花烛、新婚燕尔可言。因此,众人写出的贺诗也是怪腔怪调,与其说是恭贺还不如说是讽刺。对于群臣的态度,李煜倒也不动气,一笑了之,可谓尽显文人的豁达。抱得美人归的李煜,至此更加不管政事,抓紧余下时间与小周后游览金陵美景,过着才子佳人的生活。据说,小周后深爱绿色,所服衣装均为青碧,她艳妆高髻,群裾飘扬,逸韵风生,飘飘然有出尘之气质,宫中之人皆争相效仿。宫女们嫌外间所染碧色不够纯正,便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沾湿。第二天一看,其颜色却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都觉甚好。此后,妃嫔宫女都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小周后不但相貌生得美丽,且知书识字,素擅音律,较之已故的大周后尤为精妙。好焚香的她,自出巧思制造焚香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芬芳。小周后至身其中,如在云雾里,望去如神仙一般。安寝时,因怕失火,所以帐中不能焚香,只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其味沁人肺腑。沉香遇热气,其香方始发,蒸过的鹅梨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后所生之香,便变成一股甜香,小周后于是为此香取名为‘帐中香’。李煜还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妃嫔宫人自李煜创了‘北苑妆’后,一个个浓装艳饰,穿著却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衣袂飘扬,远远望去好似广寒仙子一般别具风韵。李煜与小周后日夕研究,又将茶乳做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清芬扑鼻。李煜将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通统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多至九十二种,李煜对于每种肴馔,还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李煜在夜间不点蜡烛,宫殿都悬挂着夜明珠,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昼。然而,此时的南唐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久被国事折磨的李煜,总算是在小周后的柔情下感到了生活乐趣。但如此奢迷的生活,必然导致灭亡的加速。
   南唐后主开宝二年(己巳,969年),就这样一个不问政事且多情的国主,还是被宋太祖赵匡胤所不容,他以:‘江南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为由,对南唐的江山起了私心。赵匡胤虽欣赏后主的才气,也十分喜欢他的仁厚和浪漫,也曾好几次劝降他,但均被拒绝。周娥皇死后,赵匡胤甚至还派人前来和亲,当时南唐大臣均希望促成此事以保平安,后主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但风流才子岂肯舍佳人而献身社稷?他爱慕小周后至深,因而拒绝和亲。

  南唐后主开宝七年(乙亥,975年),北宋向南唐发动全面进攻。李煜为了不使金陵成为涂炭战场,接受宋兵要求,率王公后妃、百官僚属在江边码头集结,登上宋船北上。也就是在如此的心境下,他写出了《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周女英就这样,祖上传下来的江山便断送在了他手中,理应愧对祖宗碑位,愧对列祖列宗,愧对锦绣山河,愧对黎民百姓的他,此刻却是垂泪对宫娥,可见其性情。赵匡胤对这样的后主也是无可奈何,他对后主说:“你屡次违抗我命令,就封你为‘违命侯’吧!”小周后则被封为郑国夫人,又赐予他们汴梁城府邸,两人住在那里,倒也受尽优待,成为高级的亡国奴。于是后主又写下了《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也就在这年冬天,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光斧影’中不明不白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同年十一月,他废除李煜爵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

   北宋太祖太平兴国三年(戊寅,978年)的元宵佳节,各命妇循例入宫恭贺。不料,小周后自元宵入宫就被赵光义关在宫中受尽凌辱,直至正月将尽,才放归府邸。李煜将花容憔悴的她迎入房中,问因何今日方才出宫?一声不响的小周后只是掩面抽泣。李后主见此,便不好多问。待到夜间就寝之时,李煜又悄声细问情由,小周后才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闻于墙外:“你当初只图快乐,不知求治,以致国亡家破做了降虏,使我受此羞辱。你还要问什么?”李煜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心虚得一言不发。这就是宋人王在《默记》中所记载:“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原来,赵光义表面上优待李煜,其实早就看上花容月貌的小周后。那日进宫朝贺,众命妇散归,赵光义暗使太监假传皇后口谕,留下小周后磋商女红。信以为真的小周后,当晚等来的却是急不可耐的赵匡义。小周后因不愿遭受玷污,故而拼死相抗。谁料,毫无羞耻的赵光义,竟命数名宫女强抓住她并去其衫裙,公然在众宫女面前将她强幸。赵光义自逼幸小周后,本不愿放她回去,只恐留在宫中被大臣们议论。然而,尝到甜头的赵光义常以皇后与众命妇磋商女红或赏花名义,强召小周后及众命妇入宫。小周后入宫参拜皇后后,赵光义总要将她留在宫中住上好几天。也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优柔寡断的李煜定下了《乌夜啼》,来抒缓自己的心情。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些充满亡国之痛的词赋传遍了江南,广为南唐故国百姓传唱,每唱一遍,对故国的思念和旧主的眷恋便加了一分。

   后来,宋太宗己不满足于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同小周后在一起,于是想到一个病态的方式。他事先召来数名宫廷御用画师,等有机会召来小周后入宫前,使他们躲在宫幔之后,要他们把自己宠幸小周后的现场描绘下来。以往无人在侧时,小周后为了李后主而屈辱求生尚可半推半就,当此次行将就事时,却发现竟然有数名山羊胡子老头从宫幔后面战战兢兢地探头探脑出来现场写生,仅存的那么一丁点可怜自尊总算爆发出来。她一脚蹬开宋太宗,惊恐万状地躲入龙床后。任太宗怎么威逼利诱就是死活不肯就范。宋太宗又故伎重施,喝来数名宫女代为抓住小周后,终又强幸之并使画师完整录下全过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情色画之一----《熙陵幸小周后图》。‘熙陵’是指宋太宗,因为他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元人冯海粟还在图上题诗曰:

    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

    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曾描述这幅作品说:“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黑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女抱持之,周后有蹙额不胜之态。”姚叔祥《见只编》中也有记载:“余尝见吾盐名手张纪临元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粉本(即水粉画),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就这样,宋太宗还是得逞了。小周后虽恨李煜无能,使自己受苦,毕竟是多年恩爱夫妻且寄人篱下共患难,也只有认命。每次小周后应召入宫,李煜便会失魂落魄坐卧不宁,于是写下了《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莺啼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李煜是个书呆子,根本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对故国的思念终于让太宗起了杀机,赵匡义深知李煜才华过人,随着那些动人心弦的词句四处流传,终有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会不安稳。昔日,南唐宫人庆奴与李煜感情很好,虽然此时庆奴已为宋将军侍妾,仍对后主念念不忘,经常书信关心后主生活,而后主也在回信中倾诉自己的痛苦。此事被宋太宗知道后,越发想将其杀掉。
转眼又到七夕之夜,这天恰好是李煜四十二岁诞辰。大家为李煜拜寿,并在庭院中张灯结彩,摆上酒食瓜果。这天月色朦胧,大家的心突然感到无比茫然凄凉。酒过三巡,沦落在异乡受人凌辱到几近麻木的李煜勾起了对不堪回首的诸多往事;回忆起江南时节,群臣祝贺,赐酒赐宴,歌舞欢饮。现在却剩孤零零的夫妻二人,如同囚犯,好生伤感的他触动愁肠,先填了一阕《忆江南》的小令: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记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填完此词后,胸中的悲愤还未发泄尽净。看着日渐老去的自己,想到曾经给予自己无限快乐的周娥皇,又想起自己成为亡国奴之后屈辱生活,想到自己的国家,想到自己的子民,想到因自己而受辱的小周后,想到自己的家乡故国早已物是人非,巨大的失落感使得他心力交瘁,无穷无尽的愁恨,就像泛着春潮的大江流。于是,他又填写了一阕感旧词,终于用这首词道出了自己无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绪,由此也诞生了词史上最感人,成就最高的千古绝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这边又是牢骚又是情绪激昂填词,消息很快便传到赵光义耳中,这首词令他勃然大怒,气愤的说道:“他还不忘江南,若不将他除去,必为后患。”赵光义知道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与李煜交往甚密,于是,当晚便派毫不知情的秦王赵廷美代表他前去祝寿,并赐一剂‘牵机妙药’。毫不知情的赵廷美将金杯斟酒送上,还看着李煜饮罢,谢过圣恩方才回去复旨。李煜饮酒后,初时并不觉怎样,还和小周后饮酒谈笑。不料到了夜间,毒发之时忽然肢体抽搐,忽从床上跃起,大叫一声,手脚忽拳忽曲,头或俯或仰,面色改变身子头首相接作牵引织机动作数十次而不能停止。小周后吓得魂飞魄散,双手抱住他,哭着问他何处难受。此时的后主李煜己经口不能言,只把头俯仰不休,如此数十次,忽然复倒在床,头依在小周后怀里,已是气息全无。事后,宋太宗还佯装吃惊,下诏赠其为太师,追封为‘吴王’,并缀朝三日,遣中使护丧,葬于洛阳邙山,恩礼极为隆重。

   小周后葬了李煜后,依例得入宫谢恩。宋太宗又借机将她强留在宫里住些日子,终因新寡在身而不敢长留。加之认为李煜己逝,小周后最终是自己的人,于是任凭周氏出宫重归私第。李煜死于非命后,凄美的小周后失魂落魄,整日不理云鬓,不思茶饭,以泪洗面,终日守在丈夫灵前。宋太宗仍时时寻机强召入宫,但都被她拒绝。无可奈何的太宗,不断的派人来做说客,威逼利诱。小周后为李煜守丧结束,于当年自杀身亡。
  小周后的悲惨离世,为后世文人墨客留下了一个吟咏爱情的美好题材。直到清代,还有人在作画吟诗时,赞美她与李煜的那段浪漫往事。然而,最美的歌便是绝望的歌。那首用帝之生命所铸就的《虞美人》,读起琅琅上口,全无任何人工雕琢之痕迹,引起无数词人的共鸣,终成千古绝唱,永世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