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人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该如何理解?

 伟天英 2019-02-17

鲁迅:人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该如何理解?

鲁迅:人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该如何理解?

中国历史上,凡是想用文字戳穿时代阴暗的先行者,往往都会成为悲惨世界的行刑官,因为他们可以将世界剖析地如此清晰、彻底,伟大的民族之魂鲁迅正是这样一位匠人。若要将之比于古代诗人,那么杜甫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尚不可知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于鲁迅的'淋漓的鲜血'与'惨淡的人生',哪一个更加枯澈了。

鲁迅写过很多针锋相对的文章,其中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小杂感》中曾如此说道:'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的确,结合个人实际去看,貌似人们普遍是喜道士而憎和尚的,这是既定的事实。然而鲁迅后面又加了一句懂得此理者可以懂得中国大半,这就给这个问题蒙上了一层哲学幻想,使得它不简单了。

鲁迅:人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该如何理解?

中国,仅仅两个字,却包含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鲁迅能以'中国'作为了解对象,那必然是综合考虑历史因素的。接下来小解就从'憎和尚不憎道士'出发,结合历史,简单阐述一下看法。

首先,和尚、尼姑是长时间停留在一座寺院或一座尼庵的一群'厌世者'。当然这不是说道士就有多强的入世态度,但和尚对于世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趋向的:盛世盆满钵满,乱世明哲保身。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对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广建寺院行为的最好控诉。

鲁迅:人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该如何理解?

和尚是有信仰的,这个不必多言,而道士的信仰则是兼济天下。盛世乱世对于寺院的不同大致就在于香火的多少,而对于道士而言,盛世可隐逸山水,乱世却要舍身救世!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全盛时期,几乎践踏整个欧亚大陆,若不是丘处机的规劝,一代天骄的刀下又要增加多少魂魄?

或许面对乱世,和尚们也有自己的独特救世方式,那便是祈求上苍的眷顾。祷告,在古代是不乏少见的,但从来没有起过作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许多道与佛的故事,唐僧就是一个很好的典例,遇到困难他不是伤心落泪便是祈求悟空的降临,而每次都是出身道家的悟空解决实际问题。

鲁迅:人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该如何理解?

鲁迅看透了很多麻木与裨益,所以他能够读懂憎和不憎的区别,又所以他的确能够读懂藏在这一现象里的'中国大半'。中庸是长期存在于我们性格中的主导,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回答问题却欲盖弥彰,行动起来也仿若腿脚不便,这不正是大家所憎恨的对象吗?很可惜,现实中这样的人占着大多数,真正有勇气站出来的人不多,正如道士一般佩剑下山救世的人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