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壁形是欧洲在苹果、梨生产中常采用的树形之一,与我国传统的疏散分层形相比,具有树冠小、结果早、通风透光好、便于田间作业等特点,是梨树集约化生产的良好树形之一。2006年起,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考国外苹果篱壁形整形技术,在上海市嘉定区华亭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了梨树篱壁式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研究,初步摸索出了一套梨树篱壁式树形的整形方法,现已初见成效。 1 树形特点 梨树篱壁形是在立支柱、拉铅丝的“篱壁”基础上进行,篱架高2.2m左右,树形分为3层,第一层距地面60~70cm,第二层距第一层、第三层距第二层距离均为70cm,分别拉3根铁丝,株距3m,行距4m。第四年调查,主干 高 50~60cm,主 干 距 地 面20cm直 径 为5.55cm,中心干高约1.2~1.4cm(不含主干高度)。第三年开始结果,平均单株果实数量16个,平均株产5kg;第四年果实数量39个,产量12kg。主干粗度与同期栽植的其他树形相比,不及疏散分层形,但高于棚架形和“Y”字形。第四年,1年生营养枝平均数量79个,其中60cm以上长枝数量37个,占46.8%。该树形的树体抗风能力强,顶层枝梢生长旺,枝条更新容易(试验树见图1,品种为若光)。 2 整形修剪方法 第一年,定植后按70~80cm 高度定干,剪口下留20cm整形带,萌芽前在所需分枝点的芽上进行刻芽目伤。第一年新梢抽生后,选择2个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主枝顺行向拉枝,冬季将其绑缚于第一层铁丝上,基角开张80°~90°,中心干保持直立。第二年底,在中心干上80~90cm短截,距第一层60~70cm选择第二层两个主枝,主枝方向与行向平行。第三年底,距第二层60~70cm将中心干拉平,作为第三层第一大主枝;中心干上的发出的背上枝选择一个强旺枝拉平,作为第三层的第二大主枝,至此,基本完成篱壁形树形整形。 欧州的篱壁式梨树造型 成年的篱壁式梨园 宽行有利于充足光照,有利品质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