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节决定成败

 沧浪之歌66 2019-02-17
                          很多人对于波浪理论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有人好奇我为什么总能判断准确。其实只要你用心,没什么办不到的,《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七八遍了,我想我还会继续读很多遍。短短的200多页涵盖了太多的内容,至今我仍不能一一理解,每次温故都能知新,学习永无止尽。今天我把自己最近的一点研习成果分享出来,我想告诉大家做学问应该怎样做: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个图是第二章的一个插图。我想如果去掉图上的标示,全中国也就只有几个人可以正确划分这里的结构。我将带大家正确的理解这张图,看看我们到底错在哪里: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好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划分成蓝色和绿色的两种结构。蓝色认为5浪已经结束,运行了不规则ABC调整,调整已经结束。绿色认为5浪已经结束,这里刚刚展开A浪调整,随后大盘展开B浪反弹。那为什么这两种结构都不对呢?再回到这个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为什么蓝色是错的,因为3浪结束的位置不对,你不能把内部只有3个子浪的上升划分为3浪,除非1浪也是3子浪且这个结构处在更大结构的终结浪内,而1浪明显是个5浪推动结构,所以蓝色结构是错的。

    为什么绿色结构也是错的?因为5浪的内部结构不是5浪推动。

    最终的解释就是这里为复杂的平台型4浪调整。这个结构很难辨认,因为A浪和B浪太不对称,而B浪也创了新高太多。如果我身处在B-b浪的时候,我多数会判断这里为5浪3的终结结构。而随后指数跌穿了5浪3的起点,就应该看空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审视你的结构划分了,我想画出图中的平行轨道线和完整的辨认每一个子浪的结构数将极大的帮助你分析这里的结构。当重新审视这里的所有子浪结构后,不规则平台型4浪整理是唯一的选择,虽然这看起来很不合适,不符合常理。
    平台型整理一直是我所认为最复杂的调整结构,它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双重锯齿和联合调整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台型结构往往出现不规则形态,这种不规则往往会误导我们把它划分为主升浪。而在3478点的那轮主升浪中,大盘运行了一个不规则调整浪,当时我也是出现了判断失误,如果当时能好好审视那里的结构,好好研读波浪理论,我想我本不会失误的。

    一起来看看我当时划分的结构吧:


    首先我对1浪到3浪的划分都是准确无误的,而4浪的每个子浪我也划分无误,确实都是3子浪结构,那么我假设后面展开了5浪,而随后的上升又是3子浪结构且创出了新高,随后大盘再度下跌后走强,到这个时候我已经无法正确分析这里的调整结构了,从而导致了3478整个结构的判断失误最后导致高点的彻底失误。

    现在来看看这里的正确划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就是正确划分,如果你把这个图和第一张图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历史总是在重复的上演着,默默的准确的重复着。我后来重新划分的时候一度将这个结构归于上升扩散三角形,但是现在我认为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不规则平台型4浪。这就是我学习波浪理论的过程,一个让我不断审视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如果当初我可以根据1浪和3浪的准确划分而画出运行轨道,如果我能仔细研读第二章的这张图,如果我能更大胆的假设,如果我对平台型调整浪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我想我是完全可以分析正确的。可是现实没有这么多如果,错误的代价是惨痛的,我用了无数次的失败来一次次成长,一次次进步。

    结束语:其实我这样的学习经历有着许多许多,每当我翻看波浪理论的时候,我总会惊呼:这不就是某某时刻的某某结构吗?为什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我们却总选择无视它呢?细节往往被我们无视,当我们麻木的看着身边发生的事情却不去多想一点的时候,机会就已经在消失了。学习的难点就在于把握细节,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当我研习波浪理论5年以后,我对此有着深深的感慨!如果我们对待每一次的结构分析都能细致入微,我们就不会失误。当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的时候,我们就能做出更多合理的假设,就能对于大盘出现的各种走势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不会束手无策!

    我认为波浪理论对于几个调整浪的例子都是十分的好,而对于5浪延长的解释也是非常的棒,当这些难点重点都被你一一攻克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迷茫了!市场才是你该去遨游的广阔海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