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炎夏日,那些电影里的白云苍狗

 netcoolyu 2019-02-18

(超级小广告,所以放在最前面:今晚8点整,cctv1播放《筑梦路上》第19集,我做哒,欢迎收看喔!)


对于常年生长在北温带的人来说,分明的四季中,夏天是最易内心涌动的季节。它让我想起童年时奔向海边的自由,暑假里悠长散漫的时光,最热烈的太阳和最忘情的风……直到现在,我也喜欢选择夏天去度年假,延续放暑假的惯性,给忙碌的内心一点补偿。


对夏天的钟情是一种绵长细腻的情结,因为它很特别,收藏着千头万绪的故事,又蛰伏着无尽的可能,新主意、旧残念一触即发。在许多电影中,夏天和暑假都是作者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


★ 《冬冬的假期》:我们有多少最好的时光?



多少人有这样的暑假记忆:对待暑假作业敷衍了事,更愿意把大把的时间用在吃饭、睡觉、看电视、出去玩这些懒散的活计上,在老师的规定下勉强凑出几篇流水账的日记,并绞尽脑汁地凑一个仿佛“懂事了”的结尾,这才是我印象中典型的暑假。那些暑假年复一年,好像是用不光过不完的。以前我曾以为,长大是从告别有学校暑假的日子开始,现在却发觉,成长是漫长的过程,也可以是倏忽促就的体验,一切取决于你经历了什么。侯孝贤执导的《冬冬的假期》教我认识到这一点。


1984年的电影《冬冬的假期》讲述了台北某小学毕业生冬冬和妹妹婷婷,到台南乡下外公家过暑假的经历和见闻。片中故事原本是朱天文的小说《炎夏之都》里的一篇《安安的假期》,以儿童的视角洞察成人的世界。最后,影片呈现的效果是很“侯孝贤”——冷静旁观、简约讲究的叙事和长镜头;很“朱天文”——娓娓道来,如清泉般沁人心脾的常人之情;同时也很“1984”——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城市和乡村的服装流行趋势、社会特征成为影片的时代烙印。


片中荡漾着田园的绿意,清新透明,又充满了孩童对社会的懵懂未知。暑假期间,冬冬、婷婷和当地的孩子打成一片,体会了城里孩子难以见识的乡村野趣,也看到成人世界的复杂和缺憾。《冬冬的假期》是一个将要告别童年,对成人的世界却依然陌生的孩子的观望,没有天使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暑假的乐趣一个都不少,生活的复杂一知半解间,风轻云淡,童年退场。

 

侯孝贤曾说:“生命中有许多吉光片羽,无从名之,难以归类,也不能构成什么重要意义,但它们就是在我心中萦绕不去……我称它们是,最好的时光。”


★ 《偷香:年少时的夏天是个美人



如果说暑假是炎夏的一杯凉白开,少男少女情怀就是提味又醒神的那几片青柠檬。白云苍狗的暑假光阴是童年向青少年行进的见证,懵懂、蠢动、热情又飘忽不定的心绪,青春期值得拥有。什么样的笔触能勾勒出你心目中美好的青春期暑假?碧空丽日下,19岁的丽芙·泰勒骑着单车,红色裙摆掠过意大利乡间橙黄的田埂,这是我心目中惊艳的画面,出自1996年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偷香》。


少女露西从美国来到意大利,在母亲的朋友雕塑家格雷森家里度假,露西还有一个潜藏心底的秘密:希望利用这次假期找到自己的生父。已故的诗人母亲留下谜一般的日记与诗歌是露西仅有的线索。格雷森家热闹非凡,除了雕塑家夫妻俩,还有他们子女的生活圈和来来往往的朋友们。影片像一席觥筹交错的华丽盛宴,杯中倒映的却是各自不为人知的心事,露西审视着身边的中年男性,猜度他们与自己出身的关联,而她又不能够专心于此,先后与两个男孩产生情感纠葛。最终,露西透过蛛丝马迹找到了生父,也和她少女时代的真命天子初尝禁果,这个暑假,她似乎寻觅到了归宿,而漫长的人生才刚奏完序曲。


我承认看这部片子不是为了贝托鲁奇,而是冲着丽芙·泰勒去的。影片中意大利乡村的夏天浓墨重彩,像是有极强肌理感和厚重感的油画,满眼的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充满诱惑的环境里暗潮汹涌,丽芙·泰勒清澈的目光如泉水流淌,少女丰腴修长的身体像刚刚成熟还未褪去青色的果实。片中有丽芙·泰勒部分裸露的画面,身为模特的她坐在树下,傍晚的阳光因她的映衬而显得神圣。对于肉体之美的表现,贝托鲁奇从不遮遮掩掩,这种坦荡也让他的作品充满诗意而不是逢迎的香艳。这个自由不羁的暑假充满迷离思绪和惊喜的爱与关怀,激发人们对夏日青葱往事的追忆和想象,看后不禁还要赞叹一句:年少时的夏天是个美人。


★ 《天水围的日与夜:抓牢我们的生活庸常



《天水围的日与夜》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许鞍华的作品。在这个对存在感需求迫切到必须不断刷存在感的时代,《天水围的日与夜》里的人却在竭尽所能地“隐形”起来。影片的概括简短到没有逗号:它讲述了天水围一对母子的生活日常。


天水围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西北部,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位置偏远,不少人口属于新移民家庭,收入不高。影片从张家安散漫的暑假开始,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张家安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听话、寡言,成绩说得过去也算不上优秀。人称贵姐的张母虽然丧偶,但从不自怨自艾,她在一家超市做售货员,敬业乐业。她年少时努力工作赚钱供弟弟读书,现在是努力将儿子养大。新搬来的邻居婆婆和贵姐因为生活琐事的你来我往成为朋友,渐渐融入彼此的生活,光阴静静流转,影片结束在夏天过去,三人共度中秋,分食一个美味的柚子,脑海中,这份宁静还将继续下去。


或许只有阅尽世事,铅华尽去的人才能拍出《天水围的日与夜》这样的电影。若说平淡,情节可以普通到张家安暑假闲在家的百无聊赖,贵姐“买几个咸蛋”,“买一份报纸”的唠叨,但又正是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流露着温情:简朴的餐桌上,烧冬菇成为一道当家菜,母亲一边夸赞好味道,一边给儿子碗里再添一块。许鞍华温情脉脉地注视着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却不强求介入,记录式的表达形成小桥流水般自然流畅的节奏感。


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影片中也有生老病死,也有矛盾冲撞,但不论发生什么都毫不施加渲染,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因为聚焦生活细节流程,影片反而显得天马行空,我在想,炒一盘芥蓝牛柳需要这样完整地拍下来吗,这个过程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其实已经着了许鞍华的道。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也恰到好处,叫做The Way We Are。生活的大多数琐事和细节,不就是这么平淡无奇吗?这就是我们生存的方式。曾有呼吁抵抗生活庸常,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抵抗?我想致敬这些抓牢我们的生活庸常,它们的包围带来安全的暖,提醒我们存在的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