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要懂得:有这三种征兆,往往是苦日子的开始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02-18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出自杨绛《杂忆与杂写》。

每个人都有独自可贵之处,也有待提高的地方,所以人生可贵的在于知不足,也能知足。但对自我的缺点不能明晰,亦不能改过提高的人,也是一种可悲。

做人要懂得:有这三种征兆,往往是苦日子的开始。

一、只会说,不会做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出自《格言联璧》。

大致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对于学习,是认识一句善言或学到一点东西,就会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感受;而现在的人,学到一点东西,就想着显摆,取悦别人。

生活中多少人,学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规矩,却从来不用在自己身上,不是到处说给别人,以显示自己的不凡,就是显摆给亲人和朋友,得到夸赞。

一个人如果把学来的东西,只用在别人身上,或者只会动嘴说,以道德来绑架别人,不能自我体会和实际运用,最后终究做不出实际的事业和成就,还招人嫌。

二、一味掩盖自己的无知,不知精进

古人言:“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以前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强担忧,会因为自己的无知为耻,从而发奋学习,精进自己;现在的人,却是为自己才学不高羞愧,从而隐瞒自己的短处,避忌别人的批评。

面对自己的无知,有的人不耻下问,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情况;有的人为了避免别人的取笑和批评,想尽办法遮掩。

真正能改变别人看法的,是自己的实力。能正视不足,才能通过努力去提高,这是人生高贵的进取精神。

三、没有志向和追求

俗话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大致是说:“只要心中有志,就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而心中所求的,是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拦的。”

人都会遇到困难,有的多有的少。在困难面前,每个人的表现都有所不同,而真正能影响一个人的,只有人内心深处的决心和志向。有志向,才不会让心随着外在左右摇摆;有志向,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决心不改。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追求和志向,那么人生就像漂游的浮萍。随风而飘,随风而活,没有自己的心,没有追逐的热情,没有面对爱的人,那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闻尘杂说】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带你探寻中国古代各个学说的思想与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