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太宗李世民的贤妃

 庶民临风 2019-02-18

    徐惠,湖州长城(今长兴)后漾忻湖村人,原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充容。

   唐太宗贞观元年(丁亥,627年),徐惠出生。其父徐孝德曾官至右散骑常侍。唐朝太宗李世民的贤妃---徐惠、郑氏徐惠天性聪颖,五个月就开口讲话,口齿清晰、伶俐;四岁时能口诵《论语》、《毛诗》等经典著作;八岁就能写一些颇有文采的通顺流畅的文章,并能出口成诗,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当时她的父亲徐孝德想考考她,就让她仿照屈原的《离骚》作一首离骚体诗。小徐惠找来纸笔信手一挥,片刻即成《拟小山篇》一首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想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徐孝德见此大吃一惊,知其才不能掩,自此有所论著,辄盛传于京。徐惠十一岁入宫,初封为才人;不久又被封为婕妤;后又升充容。入宫对徐惠来说是一件仅次于来到这个世上的好事,因为宫中的藏书超过任何一个地方的收藏,求知欲极旺的她得以有机会遍览群书,才学和见识也进步的更快了。李世民是个极有品位的人,对身边的女人也有很高要求。看到徐惠如此好学,他也十分高兴,对她十分照顾,而徐惠反赠给李世民的却是许多的快乐。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叫徐惠来见自己,本来兴致挺高,结果徐惠迟迟不来。李世民等了很久,好心情变成了一肚烈火。当徐惠珊珊到来时,李世民摆出了一幅标准的门神脸。徐惠何等的聪明,马上发现了他的不快,于是嫣然一笑的她,挥笔写了一首诗给唐太宗消气。诗的内容是: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唐太宗读完之后,哈哈大笑,怒气一下全消。除文学造诣外,徐惠在政事上也颇有眼光。李世民统治后期好大喜功,多次兴兵攻打高丽,劳民伤财,民间因此怨声载道。徐惠多次想劝谏他,都忍住了,后来终于在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再也看不下去,就认真写了一份奏疏交给李世民,明确指出‘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希望李世民能够多加节俭,休兵罢战,还百姓以安宁。李世民读完后有所醒悟,对徐惠重重奖赏了一番。徐妃对太宗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

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戊申,648年),唐太宗去世,其临终遗诏,除徐惠等少数妃嫔以外,后宫未有子女的嫔妃全部出家。徐惠见太宗病死后,万念俱灰的她,由于思念而患疾病,而她坚持不吃太医开方熬的药,铁了心想随夫而去。
 唐高宗永徽元年(庚戌,公元650年),徐妃告别人世。唐高宗继位后,念其贤德,下诏追谥号‘贤妃’。而且按照她的遗愿陪葬于昭陵,实现了她永远陪伴于太宗身边的愿望。

郑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妃,没有子嗣。目前关于她的史料,只有《唐会要》中记载了:‘贤妃郑氏’四个字。而旧新唐书中,皆无郑氏的记载,可能是因为她没有生育皇子的原故。而《唐会要》陪葬名单中,郑贤妃的位次还在才人徐惠之前,燕德妃、杨贵妃、韦贵妃之后,目前在昭陵墓区尚无发现其墓葬。因为唐太宗的燕德妃是在贞观元年至十七年这段时间为贤妃,所以可以推测郑氏获贤妃的封号应在贞观十八年之后。由于徐惠是追封的贤妃,所以郑氏的贤妃封号的追封可能性就不大了。或是《唐会要》中录错,应为贤妃徐氏、才人郑氏。而《唐会要》中也曾记载:郑贤妃陪葬昭陵。然而,目前尚无发现其墓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