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唐高祖李渊的嫔,为李渊生下第六子李元景。
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620年),李元景被封为赵王。五年后,李元景又被授予安州都督。不久,又历迁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
唐太宗贞观十年(丙申,636年),徙封荆王,授荆州都督。第二年,定制李元景等为世袭刺史。
唐高宗永徽元年(己酉,650年),唐高宗即位后,李元景又进位司徒,加实封通前满一千五百户。
唐高宗永徽四年(壬子,653年),因房遗爱谋反事件,李元景遭到连坐,与其子李则一起处刑。后追封为沉黎王,备礼改葬。以渤海王李奉慈的儿子李长沙为嗣,降爵为侯。
崔氏,唐高祖李渊的嫔。为李渊生下第十七子李元裕,其子被后人称为唐代藏书家。李元裕曾五任邓州刺史,迁兖州都督。李元裕好儒学,善与人谈儒家经典哲理。
唐太宗贞观五年(辛卯,631年),李元裕家居邓州,藏书籍有12车。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丁酉,637年),改封为邓王,受实封八百户。历任邓州、梁州、黄州刺史。因其好学问、善谈名理,与著名诗人卢照邻为布衣之交。著名诗人卢照邻早年曾在元裕府中典签,掌书册簿疏,多读他的藏书,并称略能记忆。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己酉,649年),加增实封千二百户。唐高宗时,历任寿州、襄州刺史,兖州都督。
唐高宗麟德二年(壬戌,665年),李元裕薨,追赠司徒、益州大都督,陪葬献陵。因其没有子嗣,以江王李元祥之子广平公李炅为嗣。
孙氏,唐高祖李渊的嫔。
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619年),孙嫔生下李渊第七子李元昌。其子书法受之史陵,祖述羲、献,虽在童年已精笔意,善行书又善画马,笔迹妙绝;画鹰鹘雉兔,当时佳手叹服;间作人物,有汉贤王图;博综技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因其与太子李承乾关系良好,常一起游玩,俱谋取帝位。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李元昌与杜荷赵节、李安俨建议太子李承乾兵变。同年四月初六,因谋反事败,被赐死于私第,时年二十五岁。同年十月十五日,以国公礼葬于雍州之高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