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伽彩,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北周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第五女,为北周皇后独孤氏的五妹,也为隋文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五姐。独孤氏早年嫁陇西唐国公李昞为妻,李昞祖籍虽在赵郡广阿(今河北隆尧县)却成长代北,其父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称陇西郡公。李昞从小便受到父亲李虎的良好教育和影响,一边学文一边习武,所以善长使用长枪,舞起来好似蛟龙出水、神出鬼没,几十人也难近其身;敢拉硬弓的他可以百步穿钱、百发百中,十三、四岁就随父南征北战,建有许多战功。东、西魏时,两国经常发生战争,一次交战中,西魏少帅宇文觉被东魏高洋打败,眼看生命有危险,手疾眼快的李昞搭箭射去,正中高洋左臂,宇文觉因此得救。回朝后,李昞被升为将军。此时,身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见李昞英勇有为、相貌堂堂,于是托人向李虎求婚,将第五女独孤伽彩许配给李昞为妻。婚后,俩人十分恩爱,伽彩先后为李昞生有四子一女: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李洪、唐高祖李渊和同安长公主。北周建立后,宇文觉坐上皇位,他和李昞也成了连襟亲家,于是伽彩常入宫参见姐姐伽兰。
北周天和元年(丙戌,56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独孤伽彩在长安为李昞生下第四子李渊。此子出生当天,紫气充庭,神光照室。后来,李昞被任命为安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因伽彩贤淑聪慧,经常为其出谋划策,将安州管理得有声有色。虽然安州当时处于北周边境,属于战争前线,其子李渊还是接受了当地的乡学启蒙教育。
北周天和三年(戊子,568年),李昞被派往驻守咸阳,以保京城长安安全。
北周建德元年(壬辰,572年),李昞病故,享年59岁,葬于咸阳。这一年,七岁的李渊袭其唐国公。隋朝建立后,李渊被任为千牛备身(皇帝禁卫武官),因与皇室有姻亲关系,历任刺史、太守等职。
隋炀帝大业九年(癸酉,613年),李渊迁为卫尉少卿。杨玄感之乱时,隋炀帝杨广诏李渊为弘化留守、知关右诸军事。由此可见,李渊因与隋朝宗室关系密切,参与了朝廷众多大事,他也借此机会招纳了不少人才,后也引起隋炀帝的猜忌。李渊因惧怕而以酗酒、受贿等行为自污。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乙亥,615年),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至此拥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在太原,李渊基本降服了多支反隋的农民军,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力量。
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618年)六月十八日,李渊登基称帝,成为唐朝开国君主,他追尊其父为唐世祖,谥为‘元帝’,其母独孤氏为‘元贞皇后’。即位后的李渊颁布均田制,此举对税捐进行了调节,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不但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还颁布了武德律,这一系列措施,为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打下重要基础。但是,李渊在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却考虑得不是很周到,眼见皇太子李建成与各嫡子明争暗斗,他却一再纵容,并未加以控制,同时又因其另一子李世民拥护者众多,导致他的法定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手足李建成、李元吉杀死,并迫使李渊禅位为太上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