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时期传说中的女子

 庶民临风 2019-02-18

女魃,亦作女妭,神话中的旱神。相传,女魃是个不长头发的光秃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都不下雨。山海经里的女魃,却是一个身着青衣的美丽女子,后放到赤水之北,被人称之为‘赤水女子献’。上古时期传说中的女子---女魃赤水女子献为黄帝之女,本居于昆山共工台,曾在涿鹿之战助黄帝打败蚩尤,后流落至赤水之北,是中国神话中的旱神。山海经中记载,赤水女子献乃被放逐的帝女,居于赤水河畔,身穿青衣,以白纱蒙面,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她要到哪里去。只知道每到傍晚,她便会独自一人到河边驻立良久,仿佛在回想什么,连别人走近她身旁都没有察觉。有人偶尔见到她的真容,其美貌惊为天人,虽然岁月流逝,那个女子还在河畔,并且容颜一直依旧。

    有关女魃的传说:蚩尤攻打黄帝时,被风后的八卦阵法打得惨败,终日一筹莫展,只得命将士死守蚩尤寨,一连数月不敢出战。有一天,夸父对其进言说:“主公,臣闻听人言,说东泰山之上有风伯、雨师二位先师,能呼风唤雨,道行极深,何不请来助一臂之力?”蚩尤闻听大喜,遂令夸父速去相请。据说,夸父有追日的本领,涿鹿与东泰山不过千里之遥,不到一日,就将风伯、雨师请到。蚩尤一见是两个怪人,心想必会妖术,就待为上宾。第二天,蚩尤命夸父打开寨门,领一队人马前往涿鹿城前叫阵。黄帝一见蚩尤士兵叫阵,即令力牧、常先、大鸿带领一支人马出战迎敌。两军就在涿鹿之野排开战场。正酣战时,突然云端出现两个怪人:一个是雀头人身蛇尾,手持一把芭蕉大扇,在空中摇来摆去,顿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树倒屋塌;一个是蚕头人身大虫,躬着身腰,张着黑洞似的大嘴,对着黄帝军队吹气,顿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那风伯,名飞廉、雨师,名萍号,都有采天地之阴气而修练千年而成的妖术。力牧、常先、大鸿等正与夸父等鏖战,突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士兵有的被大风卷走,有的被倾盆大雨浇得晕头转向,有的则被大水冲走。力牧见此,立即呼叫撤兵。说来也怪,黄帝军队跑到哪,那风雨就追到哪。结果,黄帝兵大败。

    黄帝被风伯、雨师所败后,即命祝融回中原有熊国都(今河南新郑)请应龙助战。这应龙也是黄帝身旁一员大将,传说是天上专管雨水之神,有蓄水的本领。应龙得到令后,立即奔赴涿鹿。三日之后,夸父又来叫阵,黄帝仍命力牧、常先、大鸿率军迎战。两军正在厮杀时,风伯、雨师又站立云端使用妖术。这时,应龙化作一条巨大的黑龙,在乌云中昂头摆尾,张开门扇似的大口,将那倾盆暴雨吸入口中。风伯、雨师见一条巨龙将大水吸去,又加大妖术,使大风将巨龙吹得摇摇晃晃难以在云端停立。应龙与风伯、雨师相持一个时辰后,渐渐支持不住,听得向南方逃去。传说南方多雨,就是因为应龙被风伯、雨师所败后,居住在那里的缘故。

    应龙被雨师、风伯打败,力牧、常先等也被风雨吹打得溃不成军。黄帝在涿鹿城头,立即命令风后挥旗撤兵。正在这时,突然从远处传来呼叫声:“爹爹且慢!”黄帝、风后抬头寻声望去,只见西北飞来一位女子,头似金鸡,面如月盘,身似青蛇,两翼如孔雀开屏,两脚似凤爪,倏然落在黄帝身边说:“爹爹,勿忧,待我破他妖术!”说罢,从翅膀上拔出一根羽毛放在手掌之上,用嘴一吹,居然变成一根火棍,霎时间那火棍由细变粗,发出一道巨光射向风伯、雨师。那风伯、雨师正在得意作法,突见一道红光射来,顿时手抖嘴颤,扇落口闭,风雨消逝。那些正在追杀黄帝士兵的夸父将士,也顿时感到浑身酥软、大汗淋漓、口干舌燥、步履难行。这时,风后在城头之上,急挥‘熊’旗,力牧、常先立即命令军队调头向蚩尤军杀去,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女子就是女魃,传说中黄帝的四女儿,居住于昆仑山,在山中采集日、月之光,练就赶雨驱风之术,曾云游各地,驱赶暴风淫雨。这次从昆仑山上赶来帮助黄帝攻打风伯、雨师,因耗尽身上功力,再也飞不上天,只好留在人间。传说她居住在北方,所以北方经常缺雨少水,人们又称她为‘旱魃’。

    女魃有一坐骑,名悭臾。悭臾原是一只榣山水湄边的水虺,历经千年终成通彻天地的应龙。在不周山天柱倾塌,天地几近覆灭之后,被女神赤水女子献收为坐骑,再无自由。数千年后,悭臾年老,赤水女神知其思念故乡,特地将东海祖洲的一处地方变化成榣山之样,让它在此安度晚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