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马未都以一己之力创办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2008年,马未都登上百家讲坛说收藏,开讲文物知识。引发全国收藏热。 2018年,马未都喜马拉雅讲述国宝故事,揭示国宝背后不为人知秘史。 马未都说:
马未都《百家讲坛》谈古论今 知识丰富,接地气 你将从这里获得最有含金量的文物知识
80年代初,马未都是《青年文学》的编辑,专门挖掘新潮小说家,自己也发表过小说、报告文学百余篇。对于艺术马未都天生就喜欢,他对艺术有天生的亲近感,尤其是陶瓷,对他吸引是不可言传的。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是挪用了家里买彩电的钱。那东西原来是卖外国人的,就在当时北京王府井的一个店里,标价2000外汇,因为这挂屏不让出境,才让马未都有了收藏的机会。 这件东西后来对马未都有很大的影响,它既是陶瓷又是家具。今天在北京观复博物馆的家具馆中,可以见到这四扇钧瓷挂屏。 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观复博物馆成立,至今22年。机缘巧合,2018年10月30日,马未都喜马拉雅开讲《国宝100》。
2015年,马未都的脱口秀《观复嘟嘟》在喜马拉雅上线,播放量高达18.4亿,每一集都有1000万的播放量,账号有88.6万粉丝,评论数达14489条,很多听友表示听完后受益匪浅,获得很多做人、做事的启示。 在这里,你学习到的 不止是100件国宝背后的文物价值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的乾隆瓷母大瓶与海外拍卖行中出现的瓷母大瓶会有什么关系呢? 100多年前它们经历过怎样的一段故事? 一件在海外险成台灯灯座的雍正粉彩九桃瓶,是如何落户上海博物馆的? 100多年前,大英博物馆以25英镑入藏唐代《女史箴图》! 现藏国家博物馆的王处直墓葬出土的五代散乐高浮雕石碑,又是如何出现在美国拍卖行的? …… 国宝100,件件精彩。这是《国宝100》的开篇词,当你听到这句时,故事就开始了。 正如马未都说的:
何谓国宝?国宝象征着国家价值。通过国宝看历史,会让历史变得更加立体而直观。
国际国内文物市场连续几年频创世界纪录,单件文物上亿元已是稀松平常之事,老百姓于是十分好奇,为什么我们的先人创造的艺术这么有价值?为什么看着不起眼的一件瓷器或家具或玉器价值连城?它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内容?一件国宝艺术品身后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以上,仅是课程的一小部分,几乎你想了解的中国文化知识,都能在《国宝100》里听到。 马未都将用说书讲述的方法,让你走进那些不为人知,国宝背后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马未都对一百个国宝故事抽丝剥茧,告诉你,这里有多么神奇。你得听上一年,每周两次。 一年后,你至少在去博物馆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就会饶有兴趣地为朋友讲述你所知道的星星点点。
《国宝100》的故事惊心动魄,悱恻缠绵;一百件国宝代表民族,诉说历史;所有这些,让我们有了耳福和眼福。 耳福就是在喜马拉雅听上一年的《国宝100》,眼福就是去世界各地博物馆按图索骥地看其真身。
当你听过这些故事后,在世界某一家博物馆中,看到你熟悉的国宝时,你的欣喜只有你自己知晓,你的满足会持续一生。 历时1年打磨,1000多个真实用户案例 对文物知识零起点的也能学的会,用得上
为了制作《国宝100》节目,马未都先生及观复博物馆的团队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筹备,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甄选出100件中国文物,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展现中华文明浩瀚5000年。 从前期内容、结构、甚至音乐节奏等,到后期的视觉包装、推广策划,甚至包括推荐国宝短视频,我们都经过了诸多细致的沟通,为的就是让你可以享受高品质、高价值的优质作品。
这堂课上线前,我们找了1000个人试听,不管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年人,反馈普遍是听起来不费劲,容易理解。 (上下滑动查看用户好评) 听马未都讲 100期国宝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 只需 199元 同时收获见识与情怀 听一遍有乐趣 听两遍有知识 听三遍可以给别人讲故事 点击下图可试听 - 购买须知 - ▲ 本课程为音频教程,购买后即可在本公众号收听(可将本条文案置顶),不能在喜马拉雅App内收听。 ▲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购买成功后概不退款,请您理解。 |
|
来自: 昵称3898230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