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

 庶民临风 2019-02-18

  冯有,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壬午,公元442年),冯有出生于长安。其祖父冯弘原是北燕国君冯跋的小弟,在冯跋死后继承帝位;其父冯朗原为北燕的广平公;其母王氏,乐浪(今朝鲜平壤)人。其姑姑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图为冯有画像

北魏太武帝延和元年(壬申,公元432年),冯朗因其母王氏与慕容妃争宠被废之故,与胞弟冯邈投奔正在辽西的大哥冯崇,并说服冯崇带着辽西的地图,一起投奔了北魏。冯崇被北魏封为辽西王,冯朗后来做了秦、雍二州的刺史、西郡公。他的一子一女都在长安诞生。冯有几岁时,冯朗因为谋反之事受到牵连被诛杀。年仅四岁的冯氏便随着姑姑冯昭仪到了北魏的后宫。南北朝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冯有冯昭仪因没有儿女,所以对年幼的她十分细心呵护。所以虽是罪奴之身的冯有,并没受到多大委屈。况且她天姿聪颖,勤奋好学。在宫中生活期间,学了不少知识,说话也总是温文尔雅,做起事来总是符合礼仪,加上少女特有的光彩,很快成为后宫中引人注目的人物。再说,其姑姑冯昭仪也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女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她常带着冯有去与仅大冯有一岁的皇长孙拓跋浚亲近,并与拓跋浚的保姆常氏关系十分要好。

北魏太武帝正平二年(壬辰,公元452年),十二岁的拓跋浚当上了皇帝,其保姆常氏被尊为保太后。于是,在保太后的授意下,册封与他青梅竹马长大的冯有为贵人,但拓跋浚似乎对这位发小并不感兴趣。后来,拓跋浚喜欢上初入宫的李氏,并惊为天人。冯有对忽然杀出来的情敌束手无措。因常太后从小看着她长大,所以对她十分照顾。于是,拓跋浚在常太后的干涉下,无法亲近李氏。最后,拓跋浚还是在仓库里临幸了李氏。不久,李氏怀孕。常太后知道后大为震怒,召李氏严加盘问。这时候拓跋浚正在外巡视,他闻讯后赶回皇宫,将李氏带至阴山行宫。不久,李氏生下一子,名拓跋弘。

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丙申,公元456年),拓跋浚立李氏之子拓跋弘为皇太子。按照北魏宫廷陈制,太子的生母一律处死,李氏被赐死。同年正月二十九日,冯有被拓跋浚立为皇后,李氏之子拓跋弘也由冯皇后代为抚养。

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乙巳,公元465年)五月,二十六岁的拓跋浚去逝。三日后,按北魏的旧俗,焚烧文成帝生前的御衣器物,这种葬俗至今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乡村仍有遗存,谓之‘烧三’。这一日,朝中百官和后宫嫔妃一起亲临现场哭泣哀吊。当火光燃起,悲哀不已的冯有仿佛又看到仪表堂堂的文成帝,此情此景不禁触动了她无尽的情思,她身不由己地高声悲叫着扑向熊熊燃烧的大火。周围之人皆被她的举动惊呆了,幸亏抢救及时,冯皇后才未被烧死,但烟熏火烤的她早已不省人事。过了很久,幽幽苏醒过来的冯皇后,突然间对生死之事顿悟。想到自己生来如此坎坷多艰,或许正是冥冥之中神灵的安排,既然如此,何不咬咬牙挺过去!想到此,冯皇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悲伤的双眼透出一股坚毅的光芒。几天后,年仅十二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冯有被尊为皇太后。此时的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因欺负文帝拓跋弘年幼,乘机盗用献文帝的诏令,诛杀异已,建立个人独裁政治。面对这种危机,年幼的献文帝一筹莫展,只好在冯太后面前哭泣。起初,冯太后也不敢得罪乙浑,为了稳住乙浑,还将他封为了丞相。但是,乙浑随着独裁地位的逐步稳定,野心也越来越大,最后他准备发动政变,夺取帝位。残酷的现实使冯太后不得不放手一博,于是她命心腹率领军队,前往乙浑府将其杀掉。冯太后鉴于当时紧张的局势,宣布自己临朝听政,全权处理一切政务。冯太后这次临朝听政,前后只有十八个月。她凭借着多年宫中生活的阅历和非凡的胆识,逐步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局。

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丁未,公元467年)八月,献文帝的妃嫔,李夫人生下一子,名拓跋宏。喜得长孙的冯太后于是归政于献文帝,自己则一心一意的担当起抚养皇孙拓跋宏的责任。献文帝亲政后,颇想有所作为,贬斥了不少冯太后宠爱与信任之人,并试图重用提拔一些对冯太后不满的人,以结成自己的心腹。一开始,冯太后对献文帝的所作所为虽然感到不快,但也没有发作。

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庚戌,470年)十月,献文帝又借故把冯太后所宠信的李奕与李奕的哥哥李敷杀掉。冯太后闻讯后,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大骂献文帝的同时,发誓一定要将他废掉。因为,自文成帝死后,年轻的冯太后不耐守寡的孤寂与冷清,再加上北魏乃是少数民族政权,这一时期的拓跋氏,在婚姻关系上尚保留着许多原始婚姻的形态与遗风,男女之防不甚讲究,贞节观念更是淡薄,冯太后就很注意那些美貌男子,以便选来做伴。李弈是个官宦子弟,并且长得仪表堂堂,兼之多才多艺,善解人意,因而深得冯太后的宠爱,经常入侍宫中。所以,冯太后失去了一位如此相得的情人,才会如此失去理智。据《北史·后妃传》中记载,献文帝诛李弈,太后不得意。再说献文帝遭到痛骂后,心情也十分不爽,于是决定不当这个皇帝的他,准备禅位给自己的叔叔拓跋子推。

北魏献文帝皇兴五年(辛亥,公元471年)八月,献文帝还是在冯太后的逼迫下,禅位于五岁的儿子拓跋宏,是为北魏孝文帝,而年仅十八岁的献文帝则做了太上皇。冯有则被尊为太皇太后。孝文帝即位之初,已移居崇光宫的太上皇并没有完全放弃手中的权力,不仅朝廷上重要的国务处理都要向他奏闻,他还屡屡颁布诏书行使大权,甚至亲自率兵北征南讨。

北魏孝文帝延兴五年(乙卯,公元475年)冬十月,已是太上皇的献文帝在平城北郊对蠕蠕遣使朝献贡物,举行了大阅仪式。这一切,使冯氏越来越觉得太上皇有碍手脚了。

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丙辰,公元476年)六月辛末,朝廷突然宣布戒严,京师气氛紧张,宫禁之中更是戒备森严。不久,应召前来的太上皇被伏兵一拥而上擒住,强行软禁起来。随后,冯太后将其鸩杀于平城永安殿。就这样,身为太皇太后的冯有,再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的政治核心。此时的冯太后,已年过而立,无论才识、气度还是政治经验,都更加成熟了。献文帝死后,政局又动荡起来,不仅如此,官吏贪残刻剥,民众反叛屡起,也使北魏的统治面临着潜在的威胁。为了北魏的长治久安,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冯太后恩威兼施,充分施展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才干。首先,冯有对当初诬死李弈的李下了杀手,既给心上人报了仇,又除掉了一个人人痛恨的贪官,树立了朝廷整顿吏治的良好形象。为了大权独揽,她还以谋叛罪诛杀了孝文帝的外祖父南郡王李惠。为了清除隐患,冯太后不惜大开杀戒,以致于猜忌嫌疑被覆灭者十余家,死者数百人。不过,冯有对那些明显没有政治野心者,往往能加以安抚笼络。如献文帝的亲信任内三郎的娄提,曾因献文帝被害愤然拔刀自刎未果后,冯有不仅不怪罪他,反而下诏嘉奖他的节义。有些心怀不满的大臣被她的举动所感服,这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冯有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还特别注意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之士做亲信,组成一个效忠她的领导核心。在这个领导集团中,有拓跋氏的贵族,也有汉族名士,有朝廷大臣,也有内廷宦官。而其中的汉族名士中,不少又是她的宠幸之臣。李弈被杀后,冯有的私生活依旧毫无顾忌,不少健美强壮的男子成为其新宠。冯有对其中有才干的任以要职,委为心腹,这些人多成为她政治上的得力帮手和股肱之臣。此外,冯有还对宦官大加委任。宦官本来供事宫中,经常生活在帝妃周围,冯有临朝听政,对其中有才干者也引为亲信,所以像杞道德、王遇、张祐、苻承祖等皆由底层小宦官得到提拔,一岁之中而进至王公。冯太后利用他们出入禁闱,预闻机要,形成了‘中官用事’的局面。但是,在她临朝听政的时期,并没有发生宦官专权、胁迫朝廷的现象,这是因为冯有虽然利用宦官居中用事,但对其行为作了严格的限制。由于培植起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政治集团,冯有的临朝专政取得了成功,所谓‘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帝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而尤为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冯太后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图为北魏文成帝与冯有太后画像

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辛酉,公元481年),游性大发的冯太后,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到了方山。站在山顶的她略有所思的说:“我死以后,你们把我安葬在这里就行了。”聪明的小皇帝拓跋宏一回到平城就下令为她在方山建造陵墓。孝文帝拓跋宏确是位聪明睿智的可造之材。南北朝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冯有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在他还只有4岁时,就能为患痈疮的父皇献文帝吮吸脓血,以减轻父亲的病痛。他5岁接受父皇禅位时,小小年纪竟悲痛不已,献文帝不知所以,他却言道:“我接替至亲,内心的悲切无法表达。我心中是不愿见到父皇离去呀!”当时他的这一举动令冯太后感觉到了后怕,担心日后长大的他会对自己不利,便想将他废掉。冯太后曾经在寒冬腊月北风呼号之时,把只穿单衣的孝文帝关在一间小屋里,三天没给饭吃。多亏了拓跋丕、穆泰和李冲等朝廷重臣的劝阻,她才改变了主意。后来,有宦官对冯太后搬弄是非,谮说孝文帝的坏话,冯太后盛怒之下,又把他痛打了一顿。孝文帝对这些都默然接受,并不自明申辩。他对祖母太皇太后,没有丝毫的怨言与不满。也许是冯太后被孝文帝的态度感化了,也许是从未生养的冯太后对自己亲自抚养长大的孝文帝动了恻隐之心,此后她对孝文帝再也没有动过火气,而是以一个慈祥的祖母身份培养、训导这位雅有至性的皇孙。同样,孝文帝也逐渐成为冯太后得意的事业继承人。

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甲子,公元484年)六月,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北魏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的诏书。规定在原来的户调之外,每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作为发放百官俸禄的来源。内外百官,皆以品秩高下确定其俸禄的等次。俸禄确定之后,再贪赃满一匹者,处死。此法的实施,对普通百姓虽有‘一时之烦’,但终能得到‘永逸之益’。由此引起了以淮南王拓跋他为代表的鲜卑贵族的反对,他奏求停行班禄,依旧断禄。冯太后召令群臣讨论。中书监高闾奉表驳论说:“天之大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故车服有等差,爵命有分秩。君班其俸,臣受其禄,自尧舜以来斯道未改。二圣(冯太后与孝文帝)稽准旧式典章,行班禄俸,苛慝不生,上下无怨,止贪残之心,劝竭效为国之诚。若不班禄,则贪利者肆其奸情,清正者不能自保,这简单的道理,灼然可知,如何令行一朝便欲去俸?淮南王之议,不亦谬乎!”高闾的话不仅代表了当时一批具有远见的官僚的意见,而且也符合冯太后的心思。于是,冯太后下诏依从高闾所议,仍旧实行班禄。为了切实贯彻俸禄制,冯太后还派使者分巡各地,纠举食禄之外犯赃者。同年九月,孝文帝的舅舅,时任秦益二州刺史的李洪之,因贪暴无度,被令在家自裁,地方官员坐赃处死者四十余人。经此整饬,北魏吏治大有改观,贪赃受贿者也大有收敛。班禄的实施,为冯太后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乙丑,公元485年)十月,冯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从而开始在社会经济方面进行重大变革。“均田令”是指国家对无主荒田以政府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授给农民。均田制度使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之上,流亡无居者和荫附于豪强名下的佃客也摆脱了束缚,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从而增加了国家控制的劳动人口和征税对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制度,使北魏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向先进的封建化的经济结构过渡,同时为经济结构的灵活运转补充了新鲜血液。均田令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北魏统治者开始转向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式。这一制度历经北齐、北周,到隋唐约三百年,不仅使北魏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奠定了后来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显然,冯太后主持推行的均田制,既对北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丙寅,公元486年),冯太后又主持对地方基层组织---宗主督护制进行改革,实施了‘三长制’。自西晋灭亡后,居于北方的豪强世家多聚族而居,设坞壁自保,自给自足。北魏建立后,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代行地方行政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宗主督护制。在这一制度之下,户口隐匿现象十分严重。政府征收户调时,只能依据户籍上登记的户口,但实际上往往三五十家为一户,千人百口共为一籍,而当时实行的九品混通法,是把一家一户的自耕农民同这种实际上有众多荫附人口的宗主户等量齐观的。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国家赋役征发在数额、轻重方面的不均,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了把豪强隐匿的劳动人口编入国家户籍,既增加政府编户,又抑制豪强势力,大臣李冲提出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三长制’即按照汉族的什伍里甲组织的形式,重建北魏的地方基层机构,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由本乡能办事且守法又有德望者充任,负责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任三长者,可优复免除一至二人的官役。冯太后见到李冲的奏疏,赞不绝口,便召集公卿讨论。中书令郑义、秘书令高祐等人提出反对,认为此事实难推行,郑义还以退为进,对冯太后说:“太后倘若不信,就只管试行,事败之后,当知臣等所言不谬。”著作郎傅思益更是危言耸听:“若改行此法,恐生扰乱,三长之制,不可执行。”太尉拓跋丕却极力赞同,他说:“太后陛下,臣以为此法若行,公私皆可受益。”另有大臣提出,此时正当农忙季节,猝然改制,新旧未分,恐百姓因生劳怨,不如过了秋收,到冬闲时节再慢慢动手为宜。李冲不同意这样的意见,他说:“眼下改制,正可使百姓亲受其益,使他们明白改制的目的,这正是推行新制的大好时机。”冯太后见众人莫衷一是,意见很难统一,便将手一挥,止住了众人的争论。她斩钉截铁地宣布:“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庇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如此看来,又有何不可?”群臣见她已是胸有成竹,就连那些持有异议者也都闭口缄默、俯首听命了。在冯太后的大力支持下,李冲的建议得以付诸实施。这样,北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地方基层组织,既便利清查荫附户口,又确定了课征赋税的统一准则,防止那些企图逃避赋役者再钻空子,从而削弱了地方豪强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国力,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冯太后采取的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对于促进北魏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的过渡,即封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为了使鲜卑族逐渐适应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冯太后大兴教育,尊崇儒法,禁断卜筮、谶纬之学,从而开始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这一点,又为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措施打下了基础,清除了障碍。也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孝文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从这年开始,冯太后有意让他参与朝廷事务,培养他的政治才干,有关的诏敕册文大多授意孝文帝起草。当然,孝文帝的行动并没有超越冯太后允许的界限,所谓‘优游恭己,玄览独得,著不自言。’从不过多发表意见,更谈不上大事参决。冯太后看着孝文帝一天天长大,亲自作了《劝戒歌》三百余章和《皇诰》十八篇,作为他学习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从思想上向他灌输治理天下的原则,以使他更加符合自己的要求。同时,冯太后还特别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地对孝文帝进行教育和示范。

冯太后在生活上十分注意厉行节约。临朝之初,她就下令取消了鹰师曹,禁止各地上贡鹰之类的伤生鸷鸟。平日穿戴,皆是些缦缯(没有花纹装饰的丝织品),从没有锦绣华丽的装饰。至于膳食,她临朝以后,也改变了原来宫廷之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花样繁多的旧制。平日,她在一种宽仅几尺的几案上就餐,使原来的食谱减少了十分之八九,杜绝了奢侈、铺张。在冯太后的表率之下,孝文帝也养成了节俭朴素的性格,平日穿着打扮多是浣濯之衣,坐骑的鞍辔是铁木做的,并无金雕玉镂。对此,冯太后极表赞赏。除了平日听政、临朝,冯太后还经常外出巡视。每到这时,她一般都将孝文帝带在身边,以便让他随时随地得到磨炼。冯太后在政治上无疑是个铁腕人物,但她在日常琐事上却表现得仁慈和善。有一次,她身体不舒服,服用庵闾子(一种中草药),主事的厨子却稀里糊涂地端上一碗米粥,由于粗心,他居然没有发现粥中竟有一支数寸长的蝘蜓(类似壁虎的爬行动物,俗称石龙子)。冯太后正要张嘴吃时,用汤匙轻轻一搅挑了出来。在一旁奉侍太后的孝文帝见状很是恼火,狠狠地将那厨子大骂了一通,并准备处以严刑。冯太后却笑着摆摆手,把早已吓得体如筛糠的厨子释放了。孝文帝对此感触很深,很多年后,他也没有忘记。以至到他亲政后,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次厨师在进食时不慎将热汤撒了,烫伤了孝文帝的手;另一次是他在吃饭时,也发现碗中有飞虫之类的东西,孝文帝既没有对厨师发火,也没有怪罪于人,只是和冯太后当年一样,一笑了之。冯太后在孝文帝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也赢得了孝文帝对她的格外孝敬。有一次,冯太后带孝文帝和群臣百官、蕃国使者、诸方渠帅行幸方山,在灵泉池大摆酒筵,冯太后令众人各自表演当地舞乐以助酒兴。孝文帝在酒筵前翩翩起舞,群臣见状也纷纷起身,举杯为冯太后上寿。冯太后见状,心中大乐,情不自禁地随着节拍作歌,孝文帝亦随之放开歌喉相和,并向冯太后再拜上寿。一时间,酒筵之上,歌舞四起,与太后和歌高唱者达九十余人,一派祥和、欢快的气氛。冯太后不仅在政治上全力培养孝文帝,而且也非常关心他的婚姻生活。也许是出于使冯氏家族世代贵宠的私心,或许是她不放心让别人家的女儿来到宫里,冯太后特意把同胞长兄冯熙的三个女儿纳入宫里。后来,孝文帝先后将两女立为皇后--史书上一称冯废后,一称冯幽后。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庚午,公元490年)九月,49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太和殿,谥为文明太皇太后。其临终时,曾降遗旨,并书之金册,安排了自己的后事。遗旨上说:其死后,逾月即行安葬。山陵之制,务行俭约,其幽房设施、棺椁修造,不必劳费。陵内不设明器,至于素帐、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冯太后的死,使孝文帝痛不欲生,五日内他滴水未进,毁慕哀悼。对太后的陵墓规格,尽管高闾、游明根等鸿儒重臣多方要求按太后金册遗旨办,孝文帝仍坚持将坟陵拓宽六十步,实际上这是对国君的葬礼规格。同年十月,冯太后被安葬在自己生前选定的墓地---方山永固陵(今山西平阳北),没有和文成帝合葬。孝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孝谨,在永固陵东北约一里处,为自己营造了寿宫,准备死后也埋葬在这里,永伴抚养自己成长的祖母太皇太后,以体慰她阴间的孤独。后因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实行汉化---这使‘太和改制’再奏高歌,将洛阳瀍水以西的北邙阪作了皇家的陵寝之地,方山虚宫后来仅号为‘万年堂’。尽管如此,改革大业后继有人,并能在以后的岁月里发扬光大,已足以使冯氏瞑目黄泉了。

考古发现:永固陵又称冯太后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镇川乡西寺儿梁山(古称方山)南部。始建于公元481年(北魏太和五年),历时8年而成。永固陵俗称‘祁皇坟’,底方上圆。其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墓室南北总长十七米多,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冯太后的棺椁则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其甬道内设置有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其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被三次盗掘,金正隆年间,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金大定年间,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随葬的大小石俑、石兽有的被盗走,有的被破坏。清光绪年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所剩无几。

南北朝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冯有

南北朝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冯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