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西晋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沙漠汗的正妻,其夫是鲜卑族拓跋部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领袖。她为沙漠汗生下两子:拓跋猗迤、拓跋猗卢。拓跋猗卢后来在西晋末年建立的代国,也就是北魏的前身,然而封氏早逝。北魏建立时,追尊拓跋沙漠汗为文帝,封氏为文皇后。
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戊寅,公元258年),沙漠汗的父亲拓跋力微将部所南迁至盛乐(今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后,开始与曹魏通好。
曹魏景元二年(辛巳,公元261年),沙漠汗的父亲派他到中原为人质。司马昭执政时,对其部族采取友好政策时,沙漠汗回了盛乐。后来晋朝建立,其父力微逐渐丧失对部族的控制力。《晋书》卫瓘传记中记载:力微、乌桓开始逐步侵扰晋朝。
西晋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力微再次派沙漠汗到晋朝朝贡,此时已经可以看出他对这个与晋朝亲密的太子不是太喜欢。但晋武帝依然对沙漠汗以礼相待,并且希望由他控制拓跋部,继续保持双方友好。同年底,晋武帝让沙漠汗带着大量财物回到拓跋部,《魏书》中却记载:卫瓘为了阻止沙漠汗回国,将其留在了并州。《晋书》卫瓘传记中却记载:后来,力微派诸部大人到晋朝的边境迎接沙漠汗,但这些大人因反对晋朝,见太子与晋朝交好,十分担心太子会改变旧俗,就没有接回太子,却向力微表示太子和晋人学了邪术,回来后会祸害国家。结果,其父力微表态:如果此子不能相容就将其除掉。后来,这些人使用计谋将沙漠汗害死。此举引起晋武帝的极大愤怒,名义上还臣属晋朝的拓跋部,竟在晋朝国内把晋武帝准备扶植的沙漠汗害死,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晋朝的宣战。
西晋咸宁三年(丁酉,公元277年)初,在沙漠汗被害不久,晋武帝下诏令征北大将军卫瓘攻打拓跋部。也就在这一年,力微在忧病中死去。
西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其子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王,封氏则被尊为太后。但封氏年纪不大就死去,其子拓跋猗迤将她安葬。后来,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初期,穿天泉池时得到一具石铭,称拓跋猗迤安葬其母封氏时,远近赴会二十余万人。有司将此事奏报了朝廷,于是拓跋濬命将其石铭藏于太庙。
|